第196章 獎勵(第2/2頁)

行遠從今年開始,陸續推出了多款重型機械,其中包括大型挖掘機和重型自卸車。

這種重型機械通常都用於礦區挖礦和運礦,以前行遠機械應用得最廣泛的地方是建築工地和路橋建設,極少涉獵礦區,如今他們終於開始涉足這個領域。

中國加入WTO後,進口關稅降低,再加上行遠已經上市,又有了充足的資金來源,總算可以放手開幹了。

第一個大型挖掘機的大單來自內蒙古,這單子是伍志遠拿下的。

伍志遠心細膽大,他經常留心看報紙,尋找跟本行業相關的信息。

他還交友廣泛,每次出差到外面,都會主動跟人攀談,一旦遇到他認為值得結交的人,就會給對方留名片,承諾如果幫忙提供有效信息,便會給對方一定的信息費。

盡管這種方法看起來十分不靠譜,但他確實收到了不少電話,有的信息還是有效的,不能不說他的人緣是真的好。大概因為他有令人容易信任的特質,所以他的銷售額始終都是公司最好的。

內蒙古這個單子的信息,就是他在出差時遇到的一個烏蘭浩特市的朋友提供他的,當地發現了一個大型的銅鐵伴生礦,並且打算明年開始開采。

伍志遠不懼辛勞,跑了三趟烏蘭浩特,終於拿下了一個15台大型挖掘機的單子。一台大型挖掘機的價格在八十萬左右,15台就是一千多萬。

年底盤點,行遠2002年的總營業額突破了28億。

尾牙宴的時候,遠夏準備了三套房子,獎勵給本年度為公司作出最突出貢獻的三個人,一個是材料研發的滕志飛,因為他率領的團隊在材料研發上獲得了新的突破,一個是生產車間的老技術工人,他改善了生產線的作業方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還有一個就是伍志遠,他是本年度的銷售年冠。

在公司買了房的人可以將房子折算成獎金,因為公司規定每位員工只能擁有一套公寓樓。

本來遠夏打算獎勵汽車的,郁行一覺得車子是個消耗品,會逐漸貶值,不如房子實惠,於是便改變了主意,改獎勵房子。

這個消息一出,全公司都震動了,一套房子價值十來萬。普通員工一年也就一萬多塊錢的收入而已。

當然,除了他們,公司其他員工也領到了一筆豐厚的年終獎,遠夏拿出了一千萬來獎勵員工。

行遠的年會獎勵還登上了越城晚報,一時間越城市民議論紛紛,大家都驚訝於行遠的福利優渥,要知道,越城的整體收入水平也不過幾百元。

行遠的工人工資已經上千元了,還給買五險一金,還有年終雙薪、年終獎,更讓人眼紅的是還有比市場價便宜的福利房。

所以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行遠已經成了越城人眼中的香餑餑,很多人都想進行遠工作。

還有不少姑娘把目光瞄向了行遠,準備找個在行遠工作的人嫁了。

行遠發年終福利的事登報的第二天,遠夏就接到了崔平生的電話:“我說你是不是故意在給我出難題呢?”

遠夏笑著說:“崔總,怎麽了?”

崔平生說:“我們都是做工程機械的,你們福利待遇比我們好就算了,怎麽還登報宣傳呢?這不是在動搖我的軍心嗎?”

遠夏哈哈笑:“怎麽會?你們可是國企啊,鐵飯碗,我們這是私人公司,肯定沒法跟你們比。”

崔平生憤憤地說:“你不知道,現在大家都在拿我們跟你們比,弄得我們這裏人心渙散。”

遠夏說:“崔總,你們今年賺得也不少吧,可以適當給員工發點獎勵。”

“發了,但跟你們沒法比。我這是國企,賺的沒你的多,花錢的地方卻比你多得多,吃閑飯的一大堆。愁死了!”崔平生說。

遠夏說:“那就別怕得罪人,吃閑飯的該清就清了。”

崔平生嘆氣:“你說得倒輕巧!我是來跟你說一聲,要是有興越的人跑你們那邊去應聘,你可不能收啊。”

遠夏想起自己以前和崔平生的糊塗賬,說白了,就是同行是冤家,互相挖人、搶客戶、搶資源,給彼此使絆子,最後鬧得勢不兩立。

遠夏笑:“行,不收就不收。”

崔平生說:“行遠的人來我們這兒,我們也不收。”

遠夏倒是無所謂:“要是有行遠的人願意去你那,那就隨他去吧。只要你不主動來挖人就行。”

“你小子還挺自信的。”崔平生哼了一聲。

遠夏說:“也不是自信吧。關鍵是你們是國企,鐵飯碗,有人就喜歡鐵飯碗,我也不能攔著是不是。”

“行嘞。那就這麽說定了啊。”

雖說同行是冤家,良性競爭總比惡性競爭好,遠夏也樂意跟興越當朋友,而非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