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聚會

今年的工程機械市場,基本被中外合資與外國獨資品牌的包攬了。

因為這些產品在國內生產,具備了國外的先進技術,但又利用了國內的廉價勞動力,是以成本銳減,定價比進口產品要便宜很多。

盡管這些國內生產的合資品牌和外國品牌價格要比國產的要貴不少,但還是大受歡迎,因為品質讓人放心。

針對這種情況,遠夏對公司的發展方向進行了調節,在合資與外資品牌攻城略地的挖掘機、水泥泵車這兩類產品上,減少產量,主攻技術研發。

將生產重心放在自卸車和電動縫紉機上,讓優勢產品的利潤能夠維持公司的正常運營。

至於賺錢,先別想了,能夠活下來,那就是勝利。

遠夏知道,政府鼓勵中外合資,目的是為了引進技術和資金,想將國外的技術變成自己的,最終實現國產品牌技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的目的。

但外資跟中國企業合資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賺錢,他們是想通過合資逐漸增加持股,最後達到控股的目的,再將中國企業最終變成他們的零部件加工廠,這樣即有了廉價零部件生產基地,又能夠消滅中國品牌,減少自己的競爭對手。

所以行遠一定要韜光養晦,熬過最黑暗的這幾年,才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國內其他工程機械制造商也在各顯其能,度過至暗時刻。

比如興越這樣的國有企業,就有一個救命法寶,就是國家對國有企業的支持。

改革開放進行了十幾年,國家始終沒有放棄拯救國有企業的想法,為了救活這些國有企業,政府出台了扶持國有企業的上市機制,希望國有企業通過上市融資,來解決國企的困境,救活國企。

這種機制叫做“指標配額度”,從國家分配到各省市,最後由各省市進行分配。當然,能夠拿到名額的,全都是大型國企,不少達到上市標準的民營企業都沒有上市的資格。

興越就拿到了這個配額指標,可以上市,經營狀況比興越更好的行遠則沒有這個資格,只能通過結構調整縮減開支,以及從銀行貸款來度過難關。

遠夏知道中國工程機械會經歷這個階段,所以才一直沒有放棄縫紉機這個業務,並且一直在研發電腦縫紉機,如今效果顯現,電腦縫紉機不僅基本功能效率驚人,生產效率已經是電動縫紉機的數倍,還可以刺繡更為復雜精美的花色。

電腦縫紉機銷量激增是可以預想到的,去年全年賣出不到500台,今年上半年就已經突破了2000台,雖然價格從原來的25800元降到了22800元,由於數量的增加,利潤依然十分可觀。

可以說,電腦縫紉機幾乎可以填補上挖掘機損失的市場了。

當然,市場上也不僅僅只有行遠推出了電腦縫紉機,飛蝶和標準都在研發電腦縫紉機。

其中標準的電腦縫紉機技術也不錯,雖然比行遠的還差了一點。不過飛蝶的技術還差得有點遠,僅僅才能實現簡單的縫合技術。

遠夏當初還特意提醒了立人,讓他注重電腦縫紉技術的提升,如今看來,並沒有被當一回事。

結果就是,飛蝶又找到了遠夏,想從他這裏購買電腦縫紉機技術,甚至開出了一個億的技術轉讓費。

遠夏這次沒有松口,說:“你們占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國家每年給你分配大學生,公司也上了市,有雄厚的資金來源,還有上海那麽多家一流大學可以合作,自己研發技術很難嗎?一個億我認為是完全可以做到了。”

來談判的負責人卻搖頭:“我們花一億可能買到技術,但花一億研發技術,幾乎是不可能的。遠總不會以為我們公司跟你們一樣,都是你自己說了算吧?”

遠夏明白過來,飛蝶的蛀蟲太多,一億元不說能不能撥下去,就算撥下去,能有兩千萬用到研發上,都已經算好的了。

遠夏攤開手:“那我也愛莫能助。目前這是我們公司的王牌產品,就靠著它賺錢。暫時沒有轉讓技術的打算。”

遠夏認為飛蝶的問題太大,就算他賣了技術給他們,也不過是讓他們多苟延殘喘一會兒,根本就救不活飛蝶。

市場經濟條件下,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跟不上時代發展的,就該被淘汰。更何況裏面還養了一大群蛀蟲。

八月的某一天,遠夏接到了一個電話,裏面說著字正腔圓的普通話:“請問是遠總嗎?”

對方的聲音聽起來熟悉又陌生,遠夏聽著這聲音,一時間沒想起來是誰:“我是,請問您是哪位?”

對方說:“您有一份重要的文件在學院路101號,需要您親自來取。”

遠夏愣了片刻,學院路101號?那不是越大嗎?他突然笑出聲來:“老徐?你來越城了?!”

徐團結在電話那頭哈哈大笑起來:“你才聽出我的聲音?太失望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