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采購(第2/4頁)

飯桌上,遠夏跟司紅錦的父母聊起了當下的政策,以及國家的經濟現狀。他們發現,遠夏雖然是女兒的師弟,但談吐得當,通曉古今中外,見識相當不凡,完全不像個還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

就連司紅錦都很驚訝:“遠夏,你不是學機械的嗎?你還研究過經濟?”

遠夏笑著說:“我關注時事啊,也關心國家的命運。這難道不是咱們年輕人該關心的嗎?”

司紅錦豎起大拇指:“你厲害!”

司父對女兒說:“紅錦,多跟你同學學學,別光顧著埋頭讀書,時代變了,大學生應該關心國家大事才行。”

司紅錦做了個鬼臉:“知道了,爸!”

從司紅錦家出來,馬建設對遠夏是佩服得五體投地:“遠夏,我發現在你面前,我簡直是太無知了。就像個一無所知的小學生。”

遠夏才上了一年大學,就變得如此博學多識,難道上大學真有那麽大的變化?

遠夏安慰他:“你之前的注意力都放在高考上了,等上大學後就有時間關心其他的了。想要懂得多一點,無非就是多看書,多讀報,多思考。你也能夠達到我這水平的。”

馬建設將信將疑:“真的嗎?那我要好好努力,多跟你學習才行。”

遠夏笑著說:“一起加油!”

第二天,司紅錦陪遠夏和馬建設去逛街。

寧波的商品簡直可以用琳瑯滿目來形容,在馬建設眼中,簡直就是大開眼界,居然還有這麽多的好東西,有好多他是聞所未聞,而且價格也不貴,這要是拿回肅陽去賣,價格翻個倍估計也得被搶瘋,難怪遠夏要跑這裏來進貨。

司紅錦說:“這裏不少東西是溫州和義烏那邊生產的。很多本來是從日本或台灣那邊過來的,然後那邊的人拿去仿制生產。”

馬建設問:“為什麽是溫州和義烏那邊的人做,你們這邊沒人做呢?”

司紅錦想了想:“主要還是跟當地的風氣有關吧,其實做這個也不算合法,那邊很多人都從事這個,不是有句話叫做法不責眾嘛,大家都做,互相間就不會舉報,於是做的就越來越多。”

遠夏補充:“其實還是地方政府默許了這事,在政策上放得比較寬,甚至還有點鼓勵的意思。”

馬建設十分驚訝:“政府居然鼓勵這麽幹,不怕違反國家政策嗎?膽子好大啊!”

遠夏說:“也不算違反國家政策,只是步子邁得比別處快一些。都是被窮逼的,老百姓要吃飯。總不能看著大家餓死,現在有了門路,也不算違反政策,便睜只眼閉只眼。”

馬建設說:“那這地方政府的官員真不錯。”

遠夏嘆息:“是啊,當地百姓挺幸運的。其實也跟觀念脫不了幹系,有一個說法,歐洲屬於海洋文明,海洋文明愛冒險,從歐洲人有了遠航能力開始,就到處闖蕩,發現了新大陸,到處征服、殖民、劫掠,浙江靠海,浙江人也有點類似歐洲人,比較大膽有闖勁;而中國屬於大陸農耕文明,大陸文明比較厚重,穩健有余,過於保守,變通性不足,所以我們國家內陸省份的人,都趨向於保守穩重。”

馬建設表示疑惑:“咱們國家那麽長的海岸線,怎麽就成大陸文明了呢?我們古代不也有鄭和下西洋嗎?”

遠夏說:“因為中華文明在近代史之前重心一直都在內陸,盡管有如此長的海岸線,卻未想過穿越太平洋去尋找新大陸,哪怕是鄭和下西洋到了非洲,也僅僅是去宣揚國威,帶回來的是珍奇動物,而不是黃金、奴隸。”

司紅錦氣呼呼地說:“就是啊,咱們中國古代的造船和遠洋能力要比歐洲人先進多了,古代四大發明都是咱們的,結果卻被西方人後來居上領了先,我們還被欺淩了上百年,簡直是氣死了。要是咱們也去殖民,還有那幫西方人什麽事啊。”

“對啊,為什麽我們不殖民呢?”馬建設說。

遠夏笑起來:“大概就是文明人和野蠻人的區別吧。不要以為穿上西裝禮服他們就是文明人了,哪怕是現在、將來,他們的侵略掠奪本性都刻在骨子裏,沒有變化。這是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咱們不想當被強者吞食的肥肉,就必須自己強大起來。”

“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司紅錦和馬建設都忍不住說。

這聊著天,主題又升華起來了。遠夏自己都忍不住覺得好笑,不過他跟西方列強打交道太多,對他們的本質認識得一清二楚,很難不充滿敵意。

而司紅錦和馬建設則是從小在敵我鬥爭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們很難不贊同遠夏的觀點。

不過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將會受到強烈的觀念沖擊,不知道還能不能記得西方列強的本質。

司紅錦堂哥在溫州做生意,只能通過信件聯系,或者等他主動打電話回來才能知曉這邊的情況。他們等了一天,並沒有收到她堂哥司海波的電話,司紅錦決定陪遠夏去溫州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