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遇見(第2/2頁)

一個穿著白襯衫的英俊男人推著自行車,站在離遠夏不到兩米的距離,正一臉探究地側頭看向他。

注意到遠夏震驚的表情,他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然後擡起頭,微笑起來,露出潔白整齊的牙齒,仿佛連他周遭的空氣都變得甜美起來。

遠夏只是失神了片刻,很快就回過神來,扭過頭去,卻控制不住鼻子開始發酸,他努力抿著唇,生怕將“郁行一”三個字喊出來,嘴唇與下巴卻控制不住開始顫抖。

郁行一見狀,試探著問:“小同志,你——怎麽了?”

遠夏用力吸一下鼻子,垂眸搖頭,不敢看郁行一:“沒什麽。”

郁行一問:“那你在這裏做什麽?你也是我們廠的嗎?”

遠夏搖頭:“不是,我是越大的學生。”

郁行一眼睛一亮,笑了:“越大啊,很好的大學。那你在這裏做什麽?”

遠夏迅速看一眼郁行一,低下頭:“聽說我們專業以後會在這裏實習,我想進去參觀一下,門衛不讓。”

郁行一驚訝地說:“是嗎?可能你沒有介紹信,廠裏是不讓外人進去的。我領你進去吧。”

遠夏退後一步,擺手:“不了,謝謝你。等以後實習了,就能名正言順進去了。我先回去了,再見!”

他退了幾步,然後轉身,拔腿就跑。

郁行一露出微微驚訝的表情,看著那個仿佛怕人追跑得飛快的漂亮男孩,忍不住笑了起來,他肯定是覺得尷尬了。

遠夏跑得飛快,他的心跳得快要從胸膛中掙脫出來了,跑出老遠,他才停下來,回頭去看,郁行一已經不在原處了。

他雙手撐住膝蓋大口大口地喘息,嘴角的笑容止不住,眼中的淚水也控制不住湧了出來,他終於見到了郁行一,鮮活健康的郁行一!

他再也不願控制自己的情緒,以手掩面,任由淚水肆意奔流,說不上來是喜悅、激動還是委屈。

不知過了多久,遠夏的情緒終於平復下來,他看著滿手的淚水,又忍不住自嘲地笑起來,多久沒有這麽失態了,他以為自己再也不會哭了,沒想到,碰到郁行一,他還是會破防。

遠夏回頭,看向跑來的方向,郁行一早已不見蹤影。

天色將晚,晚霞布滿了天空,將天地間染上了一層淺淺的金色,這是遠夏有生以來看過的最美的晚霞。

得知郁行一就在那兒,遠夏的心終於放進了肚子裏。他要努力,爭取早日名正言順跟他相識。

國內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把大學比作象牙塔,遠離現實和塵世,是一個夢幻般的世外桃源。

早期國內的大學生確實是象牙塔內的天之驕子,上大學免學費,補貼生活費,國家包分配工作,如此優越的待遇,不是世外桃源是什麽?

對很多大學生來說,上了大學,就等於上了終身保險,捧上了鐵飯碗,沒有了壓力,自然學習的動力也降了下來。

所以也曾有一度流行一個口號,“六十分萬歲,多一分浪費”,不少人上大學後一頭紮進風花雪月中,不再埋頭苦讀。

作為一個目睹了世事變遷的歷史見證者,遠夏深知,不論任何時候,掌握真本事是不會錯的。

何況現在正處於大變革的開端,要做時代的弄潮兒,必須要有過硬的真本領。

遠夏是整個宿舍甚至整個機械工程系最刻苦努力的人,他上課永遠都是坐在靠前的位置,認真聽課、記筆記、做題,積極回答問題,提出疑問,是最受老師青睞的學生。

他的時間排得滿滿的,除了上課,課余時間被鍛煉、學習以及打工占滿了,鮮少有娛樂活動。

開學沒多久,遠夏就去學工部報了名,打算勤工儉學。

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家教,是給一個上小學五年級的小男孩輔導語文和數學。

學生家長是幹個體戶的,有門路從上海倒騰商品,錢不少掙。

但沒有正式工作,被人瞧不起,所以希望孩子捧個鐵飯碗,對孩子教育很重視。這年頭很少有人請家教,這學生家長就請了,可見思維也比人活泛。

遠夏一個星期給這孩子上兩次課,周三晚上和周日上午,一次兩個小時,一小時五角,一周能掙兩元,一個月有八塊。他把這筆收入攢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平時花銷就靠國家發的每月19.5元生活補貼。遠夏精打細算,每個月還能省下兩三塊錢買日常生活用品。

平時吃飯主要是素菜,只是每天堅持吃一個煮雞蛋,一個星期會給自己買兩次葷菜打牙祭。

宿舍裏跟他一樣儉省的還有肖雲生和魯豐年,其他幾人則要寬裕一些,因為除了學校的補貼,家裏每個月還會寄一點生活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