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開店(第2/2頁)

向陽路有縣裏最好的向陽小學和肅陽中學,遠秋就在肅陽中學讀書,遠冬開學後也升入了這所學校。

遠夏決定將遠春也轉到向陽小學去,重陽也過去上小學,雖然離家比較遠一點,但中午他們可以去爺爺的租書店裏吃午飯,還能幫助爺爺照看一下店鋪,放學時一起回家。

既然要把租書店開到向陽路上,面向的受眾是中小學生,除了小人書,應該準備更多一些文史類的書籍,遠夏決定再去越城買一批書回來。

如果開學前馬安民不去越城,那他就等開學後再買了郵寄回來。

遠夏跑了幾天,終於找好了店面,位於向陽小學和肅陽中學之間,是一座民房的一間屋子,每個月租金5.5元。

房子比較大,他準備讓爺爺做個書櫃隔起來,前面做店面,後面可以做飯。

等鋪子布置好,就將牛家的房子給退了,以後遠冬晚上就在店裏搭鋪睡覺,他放假回來也可以住這邊。一切以縮減開支為目標。

遠德厚本來怕花錢,聽遠夏這麽安排,覺得也不錯,只比原來多花了兩元,就能擁有一間店面。

更關鍵的是這裏離孫子孫女的學校近,幾個孩子中午都有地方吃飯,他對這點極為滿意。

看好店面,遠德厚便開始動手做書架和桌椅。不僅靠墻兩面要做書架,房子中間也做個書架跟後面隔開。

將來還可以一邊租書,一邊賣書或文具,有這樣一爿小店,足夠維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了。

遠德厚聽著孫子的規劃,驚嘆孩子的遠見。開租書店確實要比他做木工要靠譜多了,做木工不光需要手藝,還需要氣力,他年紀大了,越發力不從心,做不了多少日子。

而租書店則輕松多了,坐那兒登記收錢就行,又不擔心日曬雨淋,賺得雖然不多,但也足夠養家糊口了。

臨近開學,租書攤便陸續將書收回來,逐漸不外借了,只能在這裏看書。並且告知每個借書的人新店的位置,如果有需要,可以去那邊看書。

所以這店還沒開張,廣告就做出去了。

胡美蓮在得知遠夏考上大學之後,回來了一趟,但是碰上鐵將軍把守大門,家裏一個人也沒有。遠夏和爺爺去買木材了,遠秋幾個則在守書攤。

胡美蓮從鄰居那兒得知家人的去處,趕到少年宮那邊去看了一眼,一個暑假下來,幾個孩子都曬得烏漆墨黑,但都很健康快樂,見到她時也沒有誰表現得難過和特別歡喜,連重陽都不跟她親近了。

胡美蓮拿了十塊錢給遠秋,讓她交給哥哥。

遠秋不肯收,胡美蓮哭了:“我是你媽,又不是外人,這是給你哥上大學用的錢,你拿著啊。”

遠秋小聲地說:“哥哥說他上大學每個月都有生活補助,我們不要你的錢。”

胡美蓮說:“那他總要別的花費吧,你不拿著,就是沒把我當媽了。小秋,你們是不是怨媽媽啊?”

遠秋咬著唇不答話,但也沒再把錢推回去。

遠夏得知胡美蓮送了十塊錢來,有點哭笑不得,這還不如不送來呢,缺她這十塊錢嗎?收了她這十塊錢,她心裏還覺得給了自己多大恩情呢。

不過他也沒送回去,不是找不到地方,而是不想去見她,將來贍養她總歸還是逃不掉的。

郭志強的子女是不可能給她養老的,他們兄妹幾個也逃不掉贍養她的義務,等非見不可時再說吧。

暑假剩下的日子,遠夏幫爺爺做好了書架和家具,將租書鋪布置好,掛上了“遠方書屋”的招牌,該添置的都添置好。

遠德厚還做了一張可拼拆的木板床,白天就收起來放在後面,夜裏遠冬就在鋪子裏拼裝上睡覺。

8月底,他們將書攤收了,搬到了鋪子裏,剛開始生意很清淡,等中小學開學後,生意就紅火了起來。

遠夏也徹底放了心,帶著遠冬在這裏住了幾晚,再三叮囑他一些事,比如注意防火,千萬不可大意,屋裏全都是書本和木架子,都是極易著火的材料。

遠冬表示自己已經銘記在心,一定會小心再小心。

9月4日,遠夏背上自己的行囊,帶著全家殷切的期盼和濃濃的不舍,踏上了去越城的列車,開始一段全新的人生。

七十年代末的火車還不算擁擠,因為招商引資才剛剛開始,外資觀望者居多,還在以審視的目光打量著這個神秘而陌生的東方國度,尚未有私企招工,也就很少有人員流動。

當然,遠夏知道這是喧嘩前的最後一刻寧靜。他在“哐當哐當”的車輪撞擊鐵軌的聲響裏,聽到了中國這條巨龍脈搏變強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