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生意(第2/3頁)

龍福明看了看屋裏,收拾得幹幹凈凈整整齊齊,點頭說:“過得去就行,有困難就去找廠領導。達生雖然不在了,但他始終是我們廠裏的一份子。”

遠德厚感激地點頭:“謝謝領導關心。”

當然,不管是遠德厚,還是遠夏,這話都當客套話聽,不會真去找廠領導。

這箱蘋果算是意外之喜,給他們這個年平添了許多喜悅和幸福。

等龍福明走後,馬安民又折返回來,對遠夏說:“遠夏,東西叔叔給你買到了。現在跟我去拿吧。”他身後還跟著馬建設。

遠夏一喜:“真的?那趕緊去。”他將手用帕子擦了擦,急忙跟著馬安民出了門。

爺爺和弟弟妹妹們都好奇地看著他:“夏夏(大哥),買了什麽?”

遠夏回頭眨了一下眼:“一會兒就知道了。”

馬建設勾著遠夏的肩:“遠夏,你到底買了啥?這麽神神秘秘的。我老爹還叫我去幫你搬東西。”

遠夏笑著說:“謝啦!”

他們下了樓,走到停在宿舍樓錢的貨車邊。

馬安民打開駕駛室的門,從另一邊上去,小心翼翼地將駕駛室裏的一個袋子挪出來,說:“建設和遠夏你們一起接著點,小心,有點重,別摔破了口袋。”

遠夏和馬建設趕緊伸出雙手,幫忙一起托舉著袋子,從上面取下來一個鼓鼓囊囊的蛇皮袋。

馬建設伸手按了按袋子:“什麽東西?大米嗎?不太像。”

遠夏說:“不是,葵花籽。”

馬建設眨眨眼:“你買這麽多葵花籽幹什麽?”

遠夏笑了:“吃啊。”

馬安民在上頭說:“還有一袋,好生接著。”

馬建設瞪大了眼睛:“買這麽多葵花籽幹什麽?能吃得完嗎?”

遠夏微微一笑:“慢慢吃。”

兩袋葵花籽,五十斤一袋裝,一共一百斤,遠夏說:“謝謝馬叔叔,買這個肯定很費事吧?”

馬安民笑著說:“還好。也是運氣好,這些葵花籽是從我老家那邊運過來的。大部分進了榨油廠,小部分進了當地的供銷社,我在供銷社買的,它不是主食也不是副食,不需要糧票,也不限購。我記得你說要盡量多買點,我就買了一百斤,四毛五一斤,多不多?多的話我留一袋,拿去分給其他人。”

“不多,不多,謝謝馬叔叔,我都要了。”遠夏喜出望外,本來以為只有一袋,結果買了兩袋,他將其中一袋扛在肩上。

馬建設也幫忙背另一袋上樓,一邊走一邊問:“遠夏,這麽多,不便宜啊,你不可能全都自己吃對吧?”

遠夏說:“回頭你就知道了。”

爺爺到後,遠夏就一直在想辦法給他找點事做,拜托李玉英幫忙尋木工活。聽說馬安民要去外地裝蘋果,便拜托他看能不能買點葵花籽或者板栗。

後世說嗑瓜子是中國人人人皆擅長的傳統技能,事實上,這個傳統的時間並不算長。

起碼在八九十年代之前,南方是很少見到葵花籽的,因為交通不便,優勢計劃經濟時代,物資交流是很難的。

遠夏讀過鄧公文選,自然知道“傻子瓜子”這個中國第一商販的故事,便想著能不能也讓爺爺去賣炒瓜子。

雖然容易被割資本主義尾巴,容易被打擊成投機倒把,但遠夏仔細考慮過,風險還是可控的。

一是瓜子是小成本買賣,金額不大,頂多是沒收教育,二是父親被追認為烈士,爺爺年紀大,帶著五個孫子,沒有正式工作和收入來源,做點小買賣謀生,比較容易獲得同情,也不會被重罰。

沒想到馬安民真幫了他這個大忙,買了一百斤瓜子,現在只要將說服爺爺去賣瓜子就行了。

遠德厚一聽說要讓他去賣瓜子,毫不遲疑地答應了下來,快得遠夏都有點意外:“爺爺,你不怕別人說你投機倒把?”

遠德厚說:“怕啥?一點瓜子而已,我們老家村裏放電影、趕集的時候,也有賣葵花籽的,他們不怕,我怕啥?”

遠夏聽到這裏,忍不住笑了,農民出身的爺爺這輩子就沒把投機倒把這事跟自己聯系起來,這倒也好,原先就怕爺爺不肯賣。

弟弟妹妹們對著兩大袋瓜子驚奇不已,他們也不是沒吃過瓜子,街上偶爾有人挎著籃或挑著擔賣瓜子的,用一個小小的竹筒做量筒,一角錢一筒,倒在口袋裏,或者用舊報紙卷成一個圓錐狀裝起來,他們也會買來吃。

小小的瓜子仁特別香,他們舍不得吃太快,總是一粒一粒慢慢剝,能吃很久,比一角錢十顆的硬糖還能吃得久。

沒想到現在他們自己家裏也能賣瓜子了,當然感到興奮。

“太好了,以後我們家也有吃不完的瓜子了。”重陽興奮得蹦跳起來。

遠夏笑著說:“也不多,才一百斤,不會吃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