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住院(第2/3頁)

遠夏聽完松了口氣:“好,謝謝大夫!”他還能負擔得起。

遠夏去交錢的時候,馬安民拉住了他:“你帶的錢夠嗎?”

遠夏說:“夠了,馬叔叔,我帶夠了錢的。”

馬安民嘆息:“早知道就該將你李阿姨的勞保卡帶來的。”

這個年代如果有一份正式工作,看病是不怎麽需要花錢的,正式工都有勞保醫療,勞保醫療的報銷比重是非常大的。

家屬也跟著享受半價優惠。但如果看大病,經常會出現冒用他人勞保看病的現象,當然,通常都只是自己家裏人。

遠夏家裏唯一的工人已經去世,半價優惠自然也享受不了。

遠夏內心十分感動:“謝謝馬叔叔,這費用我還能負擔。咱們在建寧人生地不熟,用李阿姨的勞保卡是有很大風險的。”

馬安民點頭:“嗯。你去交錢,我去買點吃的。”

遠夏也沒拒絕,他們上午出發,趕到建寧差不多到中午了,現在遠秋住了院,也該吃午飯了。

遠夏交了錢,找了半天,才找到被安排在二樓走廊病床上的遠秋。

醫院少,病人多,醫院裏人滿為患,能有一張床已經很不錯了。

手術安排在下午兩點,因為大夫護士都去吃飯了,一時間湊不齊人。

遠夏幹著急也沒辦法,不過好在妹妹已經輸上液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馬安民終於找到了他們:“我買了一份熱湯面,小秋趁熱吃吧。小夏我們倆吃點餅子。”

他說著將懷裏揣著的一個白底紅花的搪瓷缸拿出來,又拿出一個報紙包。搪瓷缸顯然是剛買的。

輸液之後,藥物作用令遠秋好受了些,聽見可以吃飯,便舔了舔唇。

遠夏突然想起來一個事,說:“我去問問大夫,手術前能不能吃東西。”他之所以這麽想,是因為他上輩子陪某人動過一次手術,術前是不讓吃飯的。

果然,大夫叮囑手術前不能進食。那份面條被馬安民強烈要求遠夏吃了,遠夏笑著跟眼巴巴的妹妹說:“等你身體好了,想吃什麽哥都給你買。”

遠秋笑了笑,說:“哥,咱們沒錢了吧。”

遠夏說:“錢你不用擔心,總會有的。活人還能餓死不成?”

馬安民看著遠夏,自打老遠去世後,這孩子就越發沉穩了,有點超出他年齡的沉穩和冷靜。

馬安民是個沉默寡言的西北漢子,在陜北參加八路軍,打過日本鬼子,也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雖然跟遠達生不是同一個部隊,由於相似的經歷,兩人非常投緣,是特別要好的朋友。

遠達生在他眼前消失,他一直內心難安,下意識地認為,遠達生的幾個孩子應該他來照顧。

但他沒跟遠夏兄妹說,一方面是他習慣只做不說,另一方面,這是大事,他得和妻子商量著來。

一點半的時候,醫護過來給遠秋做術前準備,將她推進了手術室裏。

馬安民也沒有離開,陪著遠夏一起等手術結果。

闌尾炎手術是個小手術,順利的話,一個多小時就能結束。

遠夏內心十分不安,他害怕事情超出他的預料,萬一要是穿孔了,哪怕是不那麽嚴重,以現在的醫療水平來看,也還是十分危險的。

結果過了一個半小時,手術室的燈都沒滅,遠夏急得坐立難安,這麽小的手術,時間拖得越長,就意味著越危險。

馬安民在一旁安慰都沒用。

終於,手術室的燈滅了。

遠夏慌忙站起來,片刻後,護士推著遠秋出來,他快步上前:“妹妹,小秋!大夫,手術情況怎麽樣?”

主刀大夫摘下口罩,朝他點頭:“手術很成功。幸虧送來得及時,病人的闌尾已經化膿,差一點就要穿孔了。要是穿孔引起腹腔黏膜感染,我恐怕也回天乏術。”

遠夏聽到這裏,眼淚直往上沖,他忍住了沒哭出來,退後一步,朝大夫深深鞠了一躬:“謝謝大夫,謝謝你救了我妹妹!”

主刀大夫五十多歲,是個慈眉善目的人,他說:“不用謝!好好照顧她,過幾天傷口愈合,就能出院了。”

遠夏用力點頭,眼淚還是止不住滾落了下來。他內心百感交集,他成功阻止了第一樁悲劇的發生。

馬安民將手搭在遠夏肩上:“太好了。也真是多虧你堅持送小秋來醫院,不然就危險了。”

遠夏回頭對馬安民說:“也得謝謝馬叔叔送我們過來。我妹妹已經做完手術,接下來就是調養,我在這裏照顧她,馬叔叔你明天還得上班,先回去吧。”

馬安民點頭:“好。我也要回去將這個消息帶給家裏,免得你李阿姨和你弟弟妹妹牽掛。”

“嗯,就拜托馬叔了。”遠夏真心感激馬安民,比起自己母親,毫無血緣關系的馬家夫婦都比自己母親要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