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3/3頁)

因為沒有成功案例可供參考,大家現在對阮頌蜂擁而上,也是因為阮頌從袁印海事件拿回自己的署名權,證明了有哪些作品出自他手,水平擺在明面上。

誰也不敢憑一句畫餅的空話,就貿然讓一個沒聽過姓名的人代替。

於是這就不得不有了第二種方案,實際操作不變,只調整說辭。

明確劇本的主導人還是阮頌,但阮頌因為公務纏身,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等著處理,劇本的完成需要工作室裏其他編劇作為助理從旁輔助,到時候可能也需要署名權。

這樣一來制片方心理上容易接受了很多。

區區一個署名權而已,就算沒有助理,署名權也是阮頌一個人的,這多一個名字,無非就是把阮頌的份額分給別人一點。

阮頌本人都沒意見,他們能有什麽意見。

這樣無形中便讓制片方腦子裏把關於“阮頌”的概念,轉變成了“阮頌工作室”這個概念,潛移默化把他們看作一個整體,將“阮頌的水平”和“工作室水平”劃上等號。

然後等到最終署名的時候,再讓制片方多劃出一個分類,阮頌的名字掛在“總編劇”下,真正動筆寫的人則掛在“編劇”下,尤其注明阮頌工作室。

這樣也許一開始工作室的大家還需要屈居在阮頌的陰影下,但一旦劇作的質量過硬,觀眾必然會對幕後的創作者產生好奇。

只要口碑累積起來,時間久了,所謂的“署名權”自然而然會回到相應的人手裏。

而這樣對片方其實也談不上什麽欺騙。

因為業內這樣的操作太多了,他們自己心裏對所謂的工作室也有數,其實就是一幫人給一個人代筆。

劇本的構成那個人可能只出腦子,甚至很多連腦子都不出,操作上和袁印海沒什麽兩樣,更注重打造個人效應。

阮頌他們現在,則是要像一個完整的影視公司一樣,打造品牌效應。

讓大家認同工作室出品皆精品,無論誰主筆都一樣,能被阮頌招進工作室的,能力就不可能差。

只是計劃有了,要一步步腳踏實地落實卻是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可預見的。

接下來顧嶼洲那邊開劇本會、篩選項目評分、以及推進工作室談妥選定的幾個項目同時進行,將是阮頌在起步階段很長一段時間裏的日常。

撇開評分不談,相當於他的腦子一次性至少得運行處理三到四個故事。

聽老蔣他們匯報各個大綱、細綱,每寫好一集劇本都得親自過目,確定沒有問題。

陳嚴光是想想都替他覺得窒息,一度在阮頌給老蔣、小孔、老帥分別指定不同的項目時,表示要不先緩緩。

在連環殺人案IP搞定以前,他們暫時一個項目一個項目來。

但阮頌只是在語音通話裏笑:“我是能等我無所謂,物質欲低,以後也不愁沒錢掙,但他們能等嗎,既然都決定要做工作室了,就幹脆不要等。”

好飯也怕晚,遲就要生變。

“而且電視劇制作周期那麽長,誰知道中間出什麽幺蛾子就不能拍不下去,或者播不了了,我們慢慢來,別到時候三四年過去,好不容易弄出來的劇本全掛了,一個沒撈上讓觀眾看著。”

從電影、電視劇的制作到最後播出,過程之艱難完全不亞於西天取經,別說九死一生,那就是無人生還也相當正常。

好好的項目說黃就黃了。

但陳嚴對他這突然打了雞血似的,依舊相當震驚:“不是,頌你這是咋了一下子,鹹魚變得這麽有鬥志,我都要不敢認你了……”

阮頌也是沒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會因為任欽鳴一番說辭,受這麽深影響,只是含糊應:“趁著能掙就多掙點唄,社會主義講究共同富裕,帶著你那些有才吃不上飯的倒黴蛋老同學一起發財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