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伊甸(第3/4頁)

人類在斷壁殘垣中躲避逃生,卻還是免不了被碾壓、覆滅的命運。

'巨物’末世僅僅開始了一個多星期,星球上的人便死了七成還多。

就在星球即將湮滅、人類將被滅絕時,‘主神’降臨在了大陸。

祂悲憫苦難中的人類,斬殺了當時絕大多數的‘巨物’,將即將滅亡的人族拯救於水火之中。

只可惜這是一個注定會走向末世的星球,‘巨物’會不斷誕生、橫行,慈悲的神明在潰敗荒蕪的城市之上,建立了一座空中之城。

此城懸浮在高雲層間,完全淩空在‘巨物’的上方,是為新生之城——‘伊甸’。

故事的結局很美好。

'主神’成了拯救人類的救世主,被供奉在‘伊甸’城中,守護著祂的子民。

而淩駕在空中之城上的人族,不再受到巨物的侵襲和踐踏,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然而美滿的結局下卻還存在著殘缺,並不是所有的人類都在空中之城。

一千二百年前,‘主神’建立了‘伊甸’後便消失不見,人類中幸運的一批被送上了空中之城,而還有不幸的一批因為種種原因,被遺留在了地面。

長久以來地面上的人都祈禱著,有一天能夠被送入空中之城,然而卻再也沒有等到這個機會。

眼瞧著陸地上又開始誕生出‘巨物’,這批人類沒有辦法,著手在地下開辟幸存者基地,也就是後來的‘方舟’。

饒是如此人類依舊被分為了兩個極端。

空中的'神選之子’們享有最先進的科技、最舒適的生活環境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被神‘遺棄’的子民們,在陸地完全被‘巨物’占領的星球上物資極度匱乏,難以生存。

更可悲的是,‘伊甸’上的政府為了最簡潔輕便地處理空城中的各種垃圾,直接選擇了將曾經生活的、養育他們的星球當成了垃圾接受場,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拋下一批‘垃圾雨’。

同時為了彰顯他們的仁慈善良,伴隨著垃圾一起丟下來的,還有空城中淘汰的儀器和過剩的物資。

這樣的生存模式經過了數百年的重復,已經成了習慣。

'伊甸’每隔半年會投放一批物資,而地下的人類會在固定的時間登上陸地,收集從空城上施舍下來的物資。

曾經‘方舟’人民內心的不甘和憤怒都被時間磨平,後代們早已根深蒂固地接受了‘我們天生就是的低等人’這樣的思想。

而‘巨怪’依然存在。

雖然a級以上的超巨型生物,自‘主神’斬滅後幾乎絕跡,但超過一千米的b級‘巨物’,還有十余只分布在大陸各地。

如今‘方舟’中幸存者們也開發了相關的探測儀器,用來觀測附近‘巨物’的行跡,但對於一些特殊的、可以進入中高雲層的飛行‘巨物’,探測的準度便沒有那麽精確了。

六天前的陸上物資收集,就是那麽不幸地撞上了飛行‘巨物’。

那些從空中之城駛來空投物資的航艦,吸引了‘飛蠅’的注意,直接被撞毀,更導致了陸上的偵察兵們大量死亡。

鄭秀還在挖空心思講些她年輕時聽說過的舊事,但元幼杉已經沒心思聽了。

空中之城、巨物……還有‘主神’。

那麽熟悉又刻骨的詞匯,哪怕元幼杉閉著眼睛,也能回想起過往世界中那些獎池中的獎勵,還有遊戲面板上那些贊美‘主神’的言語。

為何那些觀眾對‘主神’如此崇敬推崇,為何他們毫不懷疑世界中存在神明,一切都有了解答。

如果她沒猜測的話,這裏的確是末世,卻並非‘末世將臨’遊戲中的末世。

這是現實世界,是遊戲外的世界。

也是最初的末世起源。

那些觀看直播之人,恐怕就是元幼杉現在頭頂上的那座空城中的人類。

他們從末世和絕望中走出,最應該知道掙紮求生的痛苦,卻在屏幕之後看著浸滿了人血的求生遊戲,歡呼著、鼓舞著……

元幼杉忽然覺得很惡心,以至於她垂在身側的拳都不由攥住。

感受到她的輕顫,鄭秀以為她很痛,動作放輕了一些。 “是不是腦袋又疼了?”

那麽鄭秀也知道那些末世真人秀嗎?元幼杉忍不住想。

她也是觀眾中的一員嗎?

逐漸平復了憤怒的元幼杉冷靜下來,覺得這些地下‘方舟’的人應該不在其中,他們連物資都需要空城的‘施舍’,自己還在‘巨物’腳下戰戰兢兢,沒有那麽閑的功夫和心思。

她掀起眼皮,不動聲色看看四周。

直播後面的人還在看嗎。

如果贏得遊戲之後的‘希望’,就是在這暗無天日的‘方舟’下度過余生,又或是被送入空中的‘伊甸’,和那些熒幕後劊子手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