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禁書(第3/3頁)

陸珩大概能感覺到王言卿在害怕什麽,但正如他所說,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他必須保證時刻站在郭勛、夏文謹前面,這樣才能控制節奏。一旦他落後,就只能被動等待別人算計他了。

陸珩抱緊了王言卿,說:“外面的事有我。放心吧,我留有後手,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失算了,也能保你平安,讓你回安陸安安穩穩度過余生。”

王言卿身體被他摟緊,脖頸依然筆直挺著,毫無動容說:“你覺得這是好事?”

喪夫守寡,孤獨終老,王言卿實在看不出來這樣的命運哪裏“安穩”了。

陸珩被問得愣住了,他怔了片刻,煞有介事點頭:“你說得對,我盡量不讓你守寡。”

王言卿毫不留情懟了陸珩一肘子,自己坐好。陸珩微微嘆氣,說:“其實確實是皇上安排的。張敬恭剛因為這種事辭官,我不至於犯和他同樣的錯誤。是郭勛自己找死,趁皇帝這些日子心情好,買通了皇上身邊的太監宮女,說《英烈傳》裏面的故事。”

五月份曹端妃生下皇長女朱壽媖,緊接著六月王昭嬪生了一個皇子,補足了哀沖太子的缺。下半年還有兩個妃子臨產,只要再來一個男孩,皇帝就不用忍受後繼無人的焦慮了。

皇帝心情大好,晉封王昭嬪為貴妃,而這時候,大同府也頻頻傳來捷報。

傅霆州不愧是傅鉞親手帶出來的,竟然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真的會打仗。陸珩心裏不無遺憾地想,鎮遠侯府怎麽就沒把他養廢呢?

但不管怎麽說,前線後宮佳信不斷,皇帝心情頗好。郭勛瞅準這個機會,讓近侍給皇帝說書,說的正是《英烈傳》裏的回合,想以此擡高郭英的位置,和徐達、常遇春等人齊平。

皇帝是什麽人,敢對皇帝進行觀點輸出,也真是膽子大。皇帝本意是讓東廠敲打他身邊的宮女太監,結果卻得知郭勛不止寫了吹噓自己祖宗的《英烈傳》,而且養了一群文人,編撰刊印了許多書籍,其中還包括一本禁書——《水滸傳》。

《水滸傳》元末就有了,因為洪武皇帝自己就是農民軍起義,看到書裏的造反情節沒什麽抵觸,但也不能公開宣揚。故而開國至今,市面上並沒有公開刊印的《水滸傳》,有些人偷偷抄書,小範圍內傳播著看。朝廷對此一直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民不舉官不究。

但是現在,武定侯郭勛在刊印《水滸》。

皇帝不至於因為一個傳言就認定臣子造反,但免不了要讓陸珩查一查,看看郭勛私底下到底在做什麽。

這才是陸珩看《英烈傳》的原因。當然,如果時機合適,陸珩也不介意推郭勛一把。

傅霆州和郭勛已經綁定,郭勛勢力越大,傅霆州就越安全,而傅霆州立下軍功,又會反哺郭勛。陸珩可不能讓這兩個人良性循環下去,必須盡快掐斷傅霆州的奶倉。

所以,這次查辦郭勛,陸珩勢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