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祖宅(第2/3頁)

陸家是錦衣衛世家,但陸珩的成就已遠遠超過陸家歷代祖宗,祖輩們的官職加起來也不如陸珩一個人的大。陸珩想娶什麽人,願意和家裏說是敬重範氏這個母親,範氏同不同意根本無關緊要。

範氏從小就由著陸珩做主,自然不會再這種地方違逆兒子。她一口應下:“你放心,我明白的。女子在世上本就不容易,她一個姑娘家孤苦伶仃又沒了記憶,更像是浮萍一樣。你要多照顧她,多尋醫問藥,趕緊讓她恢復記憶才是。承天府近兩年來了幾個郎中,聽說醫術還不錯,要不,我把郎中請過來給她看看?”

陸珩剛才那一番話把範氏聽得又心酸又動容,範氏哪能知道,這是陸珩編出來騙她的。陸珩說著感人肺腑的話,內心卻毫無波動,他巴不得王言卿永遠不要恢復記憶,怎麽會給她問醫抓藥呢?陸珩微微笑著,說:“謝母親好心,您把名字給我,我派人去問問。”

範氏一聽,壓根沒有懷疑,立刻讓丫鬟將店名地址交給陸珩。母子兩人說話的功夫,王府正殿已經到了。陸珩適時打住話題,扶著範氏進內。

正殿上上下下都守著陸珩的人,錦衣衛見了陸珩全都肅立行禮,守在殿門前的太監也主動走下台階,笑著給陸珩問好。陸珩淡淡點頭,臉上是見慣了大場面的淡然。範氏親身經歷,愈發驚心於兒子權勢之盛。

東西廠和錦衣衛那可是死對頭啊,如今,竟然連皇帝身邊的太監都對陸珩畢恭畢敬。

範氏心裏既喜又憂地嘆息一聲。

覲見的臣子已經走了,皇帝在內殿休息,聽到範氏來了,連忙讓人帶進來。

宮裏早就知道範氏要來,範氏曾經是皇帝的乳母,和外臣不一樣,所以皇後、德嬪和端嬪都在。範氏給皇帝行禮後,皇後帶著妃嬪上前,給範氏行了半禮。

雖然範氏避開了皇後的禮,但這個面子張皇後一定要做。乳母是宮廷規矩,無論是皇後妃嬪還是王妃公主,沒有人親自喂養孩子,這被視為極大的失禮。新生兒甫一誕生就要請乳母。

乳母和嬤嬤有著根源上的差異,嬤嬤是伺候人的奴仆,而乳母是請來教養皇子龍孫的,容貌、品行、家世都要精挑細選。有時候小皇子和乳母相處的時間比正經母親還長,在宗室中的地位舉重若輕。

吃奶時候的烙印不可磨滅,哪怕多年未見,皇帝見了範氏還是油然生出一種親近之意,連忙讓人給範氏搬座位。範氏推拒,最後虛虛搭了個角,詢問皇帝這些年的起居。

對皇帝而言,母親這個形象分為兩部分,剛強可敬這一部分屬於蔣太後,而溫柔體貼屬於範氏。皇帝剛剛喪母,如今聽到範氏溫聲細語,心中熱流滾滾。

皇帝說:“朕在北京有陸珩幫襯,一切都好。您住在承天府,山長水遠,未免太孤單了。不如您搬回京城吧?”

皇帝和範氏說話,陸珩就站在範氏身後,默然不語。這些話事先沒有商量,但陸珩並不擔心,範氏和皇帝再親厚,也分得清誰才是親生孩子。

範氏搖頭,說道:“妾身老了,終究習慣不了北邊的氣候,就在老家住著挺好。在這裏妾身每日看著興王府,就像您和蔣太後還在一樣,妾身心裏安心。”

皇帝聞言心酸,不再強求。皇帝看著狡詐多智,其實是個很念舊情的人。他很能理解這種葉落歸根的心情,蔣太後雖然嫁到安陸,但原本就是京城人,晚年回到北京並無不適。範氏卻不一樣,她是土生土長的安陸人,不願意離開故土再正常不過。

範氏說這些話半真半假,她一方面不願意背井離鄉,另一方面,也是避災。

遠香近臭,她離得遠遠的,皇帝才會永遠惦記著幼年的好,陸珩也能安心在京城拼殺。範氏不願意這樣想,但萬一陸珩出什麽事,範氏和陸玟遠離京師,就是給陸家留下的最後一絲香火。

範氏又和皇帝說了些家常話,她看著皇帝臉色,不無欣慰地說道:“皇上這些年越發朗健了,氣色比剛去京城時強了不少。太後在天有靈,也能安心了。”

皇帝身體弱,一直是他們這些近臣的心患,幸好燭火雖弱卻連綿不絕,皇帝幾次歷經險境,每次都能奇跡般轉危為安。皇帝也覺得自己身體強健很多,面有得意道:“天師授道有方,朕修煉起來頗有心得。還有陸珩,這次失火,多虧了他在。”

陸珩拱手,垂眸說:“這是臣應該做的。”

範氏不知道火災細節,但是僅憑書信上寥寥幾語,已經把她嚇得不輕了。範氏嘆道:“多災多福,經過這一災,以後便順遂了。”

皇帝聽著這些話十分熨帖,他又和範氏說了一會話,天色漸暗,範氏主動告退。皇帝今日接見了許多人,確實有些累了,他沒有挽留,而是對陸珩說道:“你也好些年沒有回過家了,今天不用守著,早點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