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童心(第2/4頁)

王言卿思忖著差不多了,道:“娘子無需著急,李秀才有功名在身,這輩子吃穿總不必發愁的。何況,幸好他有功名,要不然這次你們家也被征去服勞役,李騏和裏正說不定就回不來了。”

吳氏聽到這裏嘆氣,道:“可不是嗎,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這怎麽能叫因禍得福?”王言卿笑道,“這是陰差陽錯,冥冥中自有注定。”

王言卿注意到吳氏細微地撇了撇嘴,拿起扇子,慢慢搖著道:“也是。李騏別的不說,運氣總是極好。”

聽她的語氣,似乎對丈夫、婆家頗有怨懟。王言卿眼珠微動,往外瞅了一眼,親眼看到錢氏帶著孫兒出去玩了,就換上滿臉哀愁,沉痛地嘆道:“這世上的事總是這樣不講道理,有錢的人祖祖輩輩有錢,不幸的人卻越來越不幸。吳娘子,你丈夫有功名傍身,又有一個聰明乖巧的兒子,後半輩子不用愁了。若換成其他家的娘子,又要交賦稅,家裏又失去了男人,以後生計可怎麽辦啊?”

王言卿長籲短嘆,但余光一直鎖定著吳氏。吳氏聽到這些話垂下眼睛,無意識抿了抿唇。

王言卿幾乎立馬就辨認出來,她在愧疚。愧疚是一種道德感高的人才會出現的情緒,當一個人愧疚時,最傾向做出利人損己的自我懲罰。

王言卿不動聲色利用起她的愧疚:“不過幸好她們從縣衙領了銀兩,雖說家裏少了兩個最重要的頂梁柱,但手裏有錢,多少能應付幾年。就是不知道等這筆錢花完後,她們要怎麽辦。”

吳氏低著頭,沒有應話。王言卿握住她的手,笑道:“這些多虧她們遇到了一個好裏正。聽說,劉大娘一家幾次去縣衙鳴冤都沒人理,她們惹惱了縣令,差點被上拶刑。還是裏正出面,替村民爭取來喪費,好歹讓這些孤兒寡母有點活命錢。裏正善人慈心,友睦鄉裏,死在洪水中那些男人九泉之下若是得知,一定會感激裏正的。你的兒子投胎在這種人家,是福氣啊。”

“生在他們家算什麽福氣!”吳氏激動起來,她深吸一口氣,低頭道,“抱歉,我失態了。”

“怎麽了?”王言卿關切地看著她,“你放心,我也是給人當侍女的,明白這些苦楚。你公婆是不是苛待你了?”

這些話在吳氏心裏憋了很久,今日她不知怎麽生出一股勁兒,她順著這陣沖動,將往日的憋屈一口氣吐了出來:“苛待倒不至於,裏正家畢竟要臉面。但他們一家從沒把我當過自己人,有什麽好東西都繞著我給正則,還叮囑正則不許告訴我。呸,誰稀罕嗎?”

情緒一旦找到宣泄口,後面就很難攔住了。王言卿一臉不信,問:“真的嗎?我看裏正古道熱腸,認真負責,老太太也是個直心腸的人,怎麽會在私底下說這種話?”

“他們慣會裝模作樣。”吳氏見王言卿不相信,急於證明自己,像倒豆子一樣說起公公婆婆的壞話,“王姑娘,這話我只和你說。你別看我公婆在外面裝的和菩薩一樣,其實,縣衙發給村民的喪費,被他們昧了好大一筆。”

王言卿吃驚地捂住嘴,她一邊想她是不是演的太誇張了,一邊繼續浮誇地問:“竟還有這種事?”

“真的有。”吳氏說,“我婆婆那麽摳門的人,最近突然舍得買肉了,我不小心摔了個碗,她竟然沒發作,說壞了換套新的就好。我前兩天還撞到她偷偷和正則說,以後家裏的錢都是他的,百般叮囑正則不要告訴我。”

吳氏說著用力翻了個白眼,嗤道:“這不是發了橫財,還能是什麽?”

只要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再謹慎的人都不免露出蛛絲馬跡。何況有錢這種事,哪怕嘴上不說,也會從行為態度中表現出來。

吳氏發現公公婆婆最近好像多了一筆大錢,但他們家又沒有什麽來項,唯一的意外就是最近村子裏死了好些人。這不是貪了府衙給未亡人的撫恤金,還能是什麽?

王言卿恍然大悟,裏正家最近發了筆財,想瞞著兒媳,沒想到卻被吳氏偷偷聽到。如此一來,她們婆媳剛才的表現,就完全能解釋了。

吳氏心裏憋著氣,故意在人前炫耀娘家有錢,而錢氏知道自己家現在有多少存錢,對吳氏娘家所謂的家底十分不屑。錢氏嘴角忍不住笑,是因為她覺得自己比吳氏強,又不屑於戳穿,所以才會竊喜。

現在得到一個很重要的線索,裏正家發了筆不能示人的財,如何來的不知,但可以確定數額不小,至少遠遠超出普通百姓的收入。王言卿若有所思,慢慢打聽起另一件事:“我竟不知還有這種事情,二老看著實在不像這等人。我聽說附近有人失蹤了,會不會是失蹤者的家人拜托裏正找人,送來的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