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3/6頁)

順熙帝道:“如此簡單的事,他們豈會看不出,不過是想逼迫朕罷了,朕聽說昨日已有不少官員告病在家。”

順熙帝處置柳修嚴,被眾大臣視為清理舊臣,他們居安思危,便開始用自己的辦法讓一切回到原位。

順熙帝落下一枚棋子,語氣中帶著疑惑:“朕很好奇,朕什麽時候給他們一種朕好欺負的感覺?”

成晟然道:“並非他們覺得皇上好欺負,是他們太高估了自己。”

說實話,能對順熙帝有影響的告病,只有兩位丞相和六部主官,其它官員做這種事不過是嘩眾取寵,不自量力。

而這次為柳修嚴求情的折子中並無六部尚書,可見順熙帝在朝堂上並非孤立無援。

丞相權柄再大,那也是皇帝給的,只要皇帝願意,隨時都可以找理由廢了丞相。

就比如柳修嚴。

前幾日他還是高高在上的左相,不過數日功夫,隨著他的罪證一點點被收集,眾人都知道柳修嚴倒台已成必然。

果不其然,在三司將罪證都收集完後,順熙帝直接下旨將柳修嚴罷免官職,抄家流放,府裏下人一應發賣。

短短半個月,曾經在朝堂叱咤風雲的左相便消失在朝堂。

緊接著順熙帝又下了第二道聖旨。

任命秦守洪為左相,升任戶部尚書周澤德為右相。

如此還沒完,順熙帝又下了第三道聖旨。

任命吏部侍郎成晟然為戶部尚書。

原本年事已高準備致仕的吏部尚書吳倫傑在和順熙帝長談一番後,決定繼續為朝廷效力,暫不提致仕的事。

讓周其茂以為成晟然一走,自己就可以升任吏部尚書的美夢徹底破滅。

連下三道聖旨,文武百官徹底意識到順熙帝的雷厲風行。

這位新帝的雷霆手段絲毫不亞於當初的先帝。

今日是順熙帝上朝以來最舒服的一日,果然還是大權在握更讓人高興。

如今六部尚書中成晟然,吳倫傑和趙立言都是親近順熙帝,其他三人也只是保持中立,並未和順熙帝作對。

現在又有周澤德和秦守洪制衡,最起碼不會再出現兩位丞相共同反駁皇帝意見的尷尬事。

順熙帝一直沒搞懂秦守洪這個人,論做官,秦守洪遠比柳修嚴要好,他為官清廉,且從不做濫用職權的事,除了查到他和某些官員有私下來往外,並未查到他其他的罪行。

僅憑這一點,顯然是治不了秦守洪的罪。

而且秦守洪雖說反駁過順熙帝幾次,但總歸來說都是為朝廷著想,在處理政務時,皇帝和大臣意見不合是常見的事。

基於種種,順熙帝雖然對秦守洪的某些行為感到疑惑,但依舊沒想過拿他開刀,柳修嚴才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順熙帝的好心情並未持續太久,他很快就得到一個消息。

去柳府抄家的官員並未發現柳公釗的蹤跡,他們在全城搜捕柳公釗也沒找到他的下落。

但據柳府下人所說,柳公釗前幾日還在府裏,京城各個城門也沒有柳公釗離開的消息。

他整個人仿佛在人間蒸發了一般。

順熙帝得知這個消息後,立刻加強了對六皇子府的監控,同時還加強了九皇子府的監控,他們兄弟二人都是不穩定因素。

順熙帝不是個喜歡幹等著的人,所以他禁了六皇子的足,又將柳修嚴抄家流放。

不管他們有什麽計劃,他就不信他們還能淡定下去。

柳公釗的消失便是一種信號。

坤泰殿

順熙帝正在陪成晗菱用午膳。

別看她整日待在宮裏,朝堂上的事她也知道不少,多的是有人給她匯報消息。

她很是好奇道:“謹郎,你是怎麽說服吳倫傑的?”

吏部尚書吳倫傑一心想要致仕,成晟然在家中提過吳倫傑好幾次。

吳倫傑雖是吏部尚書,卻一點也不貪權,將權力全都分給兩個侍郎,不管和他說什麽,他都是一副你說得對的樣子。

就仿佛他不是在吏部當差,反而是在養老一般。

但自從順熙帝和吳倫傑長談後,吳倫傑就仿佛換了個人,變得認真很多,再加上吏部正好少了個侍郎,他便將成晟然原本負責的差事接過手,完全沒有之前摸魚的樣子。

成晗菱很好奇他怎麽會有這麽大的轉變。

順熙帝道:“我答應了他,三年後便會讓他致仕。”

成晗菱不相信:“就這麽簡單?”

順熙帝點頭:“就這麽簡單。”

成晗菱撇嘴:“不想說拉倒。”

當然不可能這麽簡單,但這也算是意外之喜,順熙帝也沒想到吳倫傑會和當初的蘇州知府馬如齡有關系。

他便是馬如齡背後的靠山。

吳倫傑畢竟當了許久的吏部尚書,這個老狐狸很快就意識到順熙帝的布局,並且知道他現在還沒親信有資格擔任吏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