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3/6頁)

“三公主嫁給駙馬多年,至今不曾誕下一子,榮誠由此生怨,也是情有可原,榮將軍的功績不可忽視,微臣覺得將他罷官免職便足夠了。”

霍謹博看向說此話的官員,冷聲道:“你的意思是,孤的三姐因為無子活該被害?”

“微臣絕無此意。”

“榮誠荒唐了這麽多年,不曾讓一人有孕,孤怎麽看都覺得有問題的是榮誠,和三姐有何幹系!”

“三姐嫁進榮府,此乃榮府的福氣,榮誠不僅不好好對待三姐,竟然還敢勾三搭四,僅此一條,孤便是要了他的命,也是理所應當,如今他膽大包天害死三姐,此人死不足惜,爾等竟然還要孤從輕處置,莫非堂堂三公主的命在你們眼中就這般廉價,那皇室在爾等眼中是不是同樣如此?”

上了這麽多次早朝,這是霍謹博第一次發怒。

霍謹博刻意把此事和皇室尊嚴聯系在一起,眾大臣忙道:“臣等不敢。”

霍謹博道:“即日起將榮誠罷官免職,將其關入大牢,擇日斬立決,派人召榮將軍回京,看在榮將軍忠心為國的份上,孤允許他們父子見最後一面。”

聽到這話,柳修嚴拱手道:“殿下,召邊關守將回京這等大事,是不是應該先請示皇上?”

霍謹博的目光如利劍般刺向柳修嚴,道:“柳相可還記得父皇當初是如何交待的?”

柳修嚴沒說話。

“父皇命孤監國,軍國大事皆可做主,怎麽在柳相眼中,孤連召回邊關守將的權利都沒有?”

柳修嚴道:“微臣並非此意,微臣只是覺得此事應當知會皇上。”

“這是自然,等下朝後孤自會告訴父皇,你們盡管照辦便是。”

“殿下,反正不急於一時,不如您先請示皇上,臣等也好聽命行事。”

“殿下,邊關防禦外敵,責任重大,守將皆不可隨意離開,請殿下請示皇上。”

“臣等附議。”

一時間,眾多官員皆站了出來。

霍謹博看著他們,也就這種時候他們能如此同心。

“孤明白眾位大人憂心所在,只是孤有一點不解,你們方才皆道榮將軍勞苦功高,既然如此,孤讓他回來見榮誠最後一面,便是看在他有功的份上,諸位大人莫不是非要榮將軍連兒子最後一面都見不到?”

“父皇仁愛,定是不忍心榮將軍見不到榮誠最後一面,爾等輔佐父皇這麽多年,理應知道父皇的性格才是。”

“孤下令召回榮將軍,便是考慮到父皇的仁慈。父皇讓孤監國,希望孤能承擔重任,若孤事事都去請教父皇,那孤監國的意義何在?眾位大人若是覺得孤不配監國,心中另有合適人選,盡管說出來,孤定會如實告訴父皇。”

霍謹博冷眼看著眾人,將問題又踢了回去。

他倒要看看他們敢不敢說出一個人選。

良久,殿內無人說話。

霍謹博道:“孤的命令你們不聽,孤讓你們舉薦合適的人選你們又不說,眾位大人意欲何為,故意給孤難堪嗎?”

“臣等不敢!”

霍謹博看向柳修嚴,問道:“柳相可是覺得孤這個太子當得不合格?”

柳修嚴眉頭緊皺,低著頭道:“微臣絕無此意。”

“那就按照孤說得去做,退朝!”

霍謹博說罷,便起身離開了正清殿。

留下面面相覷的文武百官。

過去兩個月,霍謹博表現出太子應有的仁愛和謙遜,文武百官都以為他是個性格溫和的人,甚至有人拿他和二皇子相比。

今日方知,霍謹博和二皇子大大不同,霍謹博骨子裏是霸道的。

哪怕今日霍謹博能險勝朝臣,主要是靠扯虎皮和身份優勢,但他還是贏了。

霍謹博用實際行動告訴眾人,他並非好拿捏之人。

眾人看看柳修嚴難看的臉色,在心裏默默搖頭,結伴離開了正清殿。

……

勤政殿

霍謹博將朝堂上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永康帝,永康帝沉默一會兒道:“為何要召回榮煬?”

霍謹博坦言道:“榮誠是榮煬的獨子,朝廷要處斬榮誠,難保榮煬不會生出其他念頭,還是召回京更安全些,邊關那麽多有能耐的將領,並非榮煬不可。”

“既然懷疑榮煬會心生怨憤,那為何還要殺了榮誠,你若是能從輕處置,榮煬必定會心生感激。”

霍謹博看了眼永康帝的臉色,發現看不出他的心思,道:“榮誠正是仗著榮煬才敢胡作非為,甚至連公主都敢謀害,若是從輕處置,豈不是會助長這種風氣,屆時皇室尊嚴何在?”

“不論榮煬功勞如何,兒臣只看忠心,若是連忠心都做不到,兒臣如何放心由他鎮守邊關。”

永康帝微微頷首:“那便照你的意思來吧,召榮煬回京。”

隨後霍謹博便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