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4/6頁)

六皇子面色一沉,道:“九弟胡說什麽,本王只是看不慣你的行事罷了。”

九皇子扭頭看向霍謹博,目光復雜道:“我不相信六哥能找到李暉,是你幹的吧?”

霍謹博疑惑道:“李暉是誰?”

九皇子冷笑一聲,沒再說話。

六皇子狐疑地看了霍謹博一眼,心裏對霍謹博多了幾分警惕。

如今九皇子基本完了,六皇子的對手就只剩下霍謹博。

在眾太醫的全力救治下,永康帝醒了。

他醒來的第一件事便是召見兩位丞相和六部尚書。

霍謹博幾人聽到這個消息,頓時覺得有大事要發生。

沒等他們想明白,永康帝就把他們叫進去。

永康帝虛弱地躺在床榻上,面色蒼白,整個人蒼老很多,仿佛之前好不容易恢復的身體都是假象。

永康帝看了眼九皇子道:“老九的種種罪行,朕已經調查清楚,著即日起革去他的爵位,除去他在朝中一切差事,回府閉門思過。”

九皇子詫異地擡起頭,看了眼永康帝。

這個懲罰出乎他的意料。

並非過重,而是太輕了。

他本以為他那番大逆不道的話說出口,哪怕不是被逐出宗室,也少不了終生軟禁。

沒想到只是革爵,他依舊是九皇子。

永康帝閉著眼睛不曾看他。

九皇子心裏一陣傷感,泣聲道:“兒臣領旨謝恩。”

永康帝沒有明說九皇子的罪行,便是為了從輕處理。

六皇子雖覺得不滿意,可想到九皇子已經沒資格和他爭了,便也不打算咄咄逼人,免得惹永康帝生厭。

等九皇子離開,幾位大臣都到了。

看到永康帝這虛弱的樣子都驚呆了,昨日還好好的,那樣子看著上馬打獵都可以,怎麽一下子變得這麽虛弱?

永康帝緩緩開口道:“朕已年邁,從去年開始處理朝政便愈發力不從心,只是當時朕無托付之人,但今有睿親王德才兼備,仁愛百姓,朕觀其言行,深肖朕躬,著冊封睿親王為太子,即日起替朕監國,處理軍國大事,望諸位愛卿好好輔佐太子。”

此話一出,眾人皆愣了。

柳修嚴拱手道:“請皇上三思。”

霍謹博立刻跪下道:“兒臣才疏學淺,不敢擔此大任。”

永康帝咳嗽兩聲,語氣堅定道:“朕意已決,太子雖處事稚嫩,但朕相信有朕和眾位愛卿在,太子必會成為合格的儲君。”

如此一來,眾大臣只得領命。

“你們都下去吧,朕和太子有話說。”

六皇子離開的時候,整個人都傻了,他好不容易扳倒了九皇子,結果還沒開心一會兒就得知這個重磅消息。

那他折騰這麽多的意義在哪兒?

二皇子自從傷了腿後整個人變得沉默很多,四皇子也不再咋咋呼呼,兩兄弟自始至終都沒說一句話。

等眾人都離開,永康帝沖霍謹博招招手。

霍謹博連忙湊過去跪在永康帝床前,握住他的手。

“謹博,朕方才好像夢到你皇祖父了,他指責朕不顧手足之情,奪了皇位還不滿意,非要殺了梁王,先帝罵了朕許久,最後罵得累了才消失不見。”

“朕很想問他還好不好,卻不敢問出口。”

“朕恍然記起,在父皇不曾登基時,我們幾個兄弟的關系其實很好,父皇也很疼愛我們,只要有空便會教我們騎馬射箭,讀書識字,但等父皇登基後一切都變了,早已沒了當初的溫情。”

“大哥是長子,天經地義該繼承皇位,可朕很了解大哥,讓他打仗可以,但他不會治國,他若是登基,必定會再興兵戈,可當時的衛國已經經不起戰亂,衛國需要的是休養生息,而非一味地擴張疆土。”

“朕努力向父皇證明朕比大哥更適合當皇帝,但父皇依舊偏袒大哥,為了衛國基業,也為了千千萬萬的百姓,朕雖弑兄奪位但朕不後悔。”

“可今日老九的話讓朕明白,朕是個好皇帝,卻並非是個好父親。”

永康帝為了證明自己更適合當皇帝,這三十多年一直勤政愛民,他的心思全都在衛國朝政在,分給孩子們的精力少之又少。

永康帝苦澀道:“哪怕是老大,朕教導的時間也不長,要不然他不會長成那般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的樣子。”

在教育兒子的事情上,他無疑是個失敗者。

霍謹博輕聲道:“很多事情有得必有失,父皇乃一國之君,自是要以國事為重,眾皇子有多位先生教導,種種道理先生們都有教,比起尋常百姓已經好多了。”

“每個人都每個人的難處,父皇要忙於國事,百姓同樣要忙於生計,都沒時間教導孩子,可寒門中還是出了不少人才,可見這只和自身有關。”

永康帝聽到這話,拍拍他的手溫聲道:“你不必寬慰朕,朕確實做錯了,幸好你沒在宮中長大,讓朕不至於後繼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