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3/6頁)

蘇良做夢都想查到通風報信之人是誰,可他已經不敢相信府衙的人,但他只是一個商人,根本沒資格調查衙門中人。

就在他一籌莫展時,便得知昭睿郡王要在柳陽府停留數日的消息。

蘇良頓時意識到這是個機會,所以他主動找到楊知府,表示願意把蘇園獻出來供王爺暫住。

就為了得到一個能求見霍謹博的機會。

霍謹博眉頭緊皺,又是失蹤案。

“你從何處得知當日是有人通風報信?”

“因為擄走小女的歹人並非普通人,乃是天香教教徒。”

“數日前,有一天香教教徒喝醉後提起當初之事,他親口所說是有人給他們通風報信,他們才得以逃脫,那酒樓的掌櫃與草民交好,便將此事告訴草民。”

天香教!

聽到這三個字,霍謹博臉色瞬間變得凝重。

天香教,顧名思義,是個擅長蠱惑民心的邪教組織,但除此之外,天香教還是一個反對衛國朝廷的組織。

可以說,這就是一夥企圖推翻衛國統治的叛賊。

天香教在先帝時就存在,但因為畏懼先帝之威,他們在先帝在位時一直潛伏,只敢偷偷招收教眾,卻不敢惹是生非。

直到永康元年,先帝駕崩永康帝繼位,草原出兵攻打衛國邊境,永康帝親征草原。

天香教趁機發動叛亂,那會兒衛國建國不過數年,根基不穩,有不少前朝之人還在留戀故國,天香教便利用這些人裏應外合,一舉攻下數個城池。

天香教叛亂,是衛國立國後最大規模的叛亂。

若非成國公勇武,大破草原大軍,讓永康帝得以分出精力對付天香教,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當初永康帝以最快的速度趕回來,迅速出兵殲滅了這群烏合之眾,穩定了衛國局勢,但天香教的高層卻逃脫大半。

這三十年來,永康帝從未放棄過尋找天香教余孽,但他們藏得太深,各地官府抓到不少天香教教徒,卻一直沒有天香教高層的消息。

失蹤的女子竟然和天香教有關?

這樣一來,這就不是簡單的失蹤案了。

霍謹博問道:“既然發現天香教教徒,為何不稟告官府?”

蘇良苦笑道:“王爺有所不知,天香教心狠手辣,他們對付不了官府,卻可以對付百姓,凡是敢舉報天香教教徒的百姓,都會遭到天香教的報復。”

天香教想要在衛國活動,不可能避開所有人,總免不了被人發現。

天香教便用極其狠辣的手段震懾百姓,讓百姓畏懼他們,哪怕明知他們是天香教教徒,也不敢張揚。

所以近些年來,官府很難再找到天香教的蹤跡,再加上衛國統治逐漸穩固,天香教再也掀不起什麽風浪,朝廷已經不把天香教放在眼裏。

可柳陽府周邊數年來的失蹤案明明白白地告訴霍謹博,天香教余孽仍舊不知悔改,始終在為非作歹。

“那個天香教教徒現在何處?”

蘇良道:“草民曾派人跟蹤他,三日前對方已經離開了柳陽府。”

又是三日前?

還真巧啊。

“那人是何長相?”

“中等身材,皮膚黝黑,眼角有顆很顯眼的痣。”

此人和唐二說得對不上,顯然天香教來柳陽府的教徒不止一人。

對方三個月前才來過一次,如今還敢來第二次,就說明對方很確定自己沒有暴露。

如此說來,天香教在柳陽府可能有據點。

霍謹博沉吟道:“此事暫且保密,莫要告訴任何人。”

“草民明白。”

“本王會調查天香教一事,你無需再插手。”

“草民多謝王爺。”

已經過去三個月,蘇良已經不指望能找到女兒,但他必須要給女兒報仇。

等蘇良離開後,霍謹博起身前往後院。

成晗菱正坐在湖邊喂魚,見霍謹博過來,問道:“事情調查得怎麽樣?”

“人已經離開了柳陽府。”

成晗菱不屑道:“我就說他們酒囊飯袋,一點用都沒有。”

霍謹博道:“此事有些復雜,我得親自去府衙一趟,你若是出去玩,記得多帶些人。”

成晗菱頷首:“我知道。”

心裏有些煩躁,他們好不容易有機會出來玩,卻遇到這等煩心事。

柳陽府,知府衙門

霍謹博到時,楊知府剛把所有人都派出去調查失蹤案。

楊知府好不容易坐下喝口茶,聽到霍謹博來了,他面色一苦,連忙起來去迎接。

霍謹博來到大堂,看了眼那懸掛著的“明鏡高懸”牌匾,吩咐道:“楊大人,將這數年來所有失蹤案的卷宗給本王找出來。”

楊知府就知道霍謹博一來就沒好事,一開口就是個麻煩事。

可楊知府根本沒有拒絕的權利,只得讓人立刻去辦。

同時將霍謹博請到議事廳稍作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