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不要覺得一個郡主不算什麽,在衛國,只有親王的嫡女一定會被封為郡主,郡王之女就只能是縣主,至於公主的女兒,一般是沒有爵位,除非是很得盛寵才會被封為縣主。

由此可見,郡主這一爵位有多難得,尤其衛國建國不過幾十年,郡主並沒有幾個,顯得樂怡郡主更加尊貴,同時也體現出永康帝對成國公的重視程度。

霍謹博了解了衛國的爵位制度後,對樂怡郡主的地位有了更深的認識,在國公府,就是世子成晟然的身份都比不過樂怡郡主,如果她願意,可以要求所有人給她行禮。

沒想到樂怡郡主竟成了國公府最粗的大腿。

霍謹博放下《衛國志》,在心裏感嘆一句,然後拿起京報。

衛國的京報和後世的報紙不一樣,它是以小冊子的方式呈現,整體為長方形,用黃色竹紙當封面,封面左上角書寫“京報”二字,右下角則標明出版報房,霍謹博手中的京報是出自聚文報房。

京報裏頁同樣用竹紙印刷,京報和現代報紙還有一點不同,就是京報沒有中縫,它左右兩個版面都是緊緊挨著,沒有留白。

因為京報都是手工印刷,所以有些版面的墨色不勻,或濃或淡,不過字跡還是可以看清楚,對閱讀影響不大。

霍謹博想要京報,就是想知道如今朝堂的局勢,他到底不是純粹的古人,不會將目光局限在清芷苑甚至國公府,後世的靈魂讓他有天然的大局觀。

朝堂就是一個泥潭,稍有不慎就會陷進去再也出不來,但國公府已經在泥潭中,霍謹博必須關注這些朝廷大事,萬一國公府這艘船要沉,他必須要早作打算。

一連看了十份報紙,霍謹博的臉色越來越凝重,他是真沒想到會在風口浪尖之際來到這個世界。

如今的朝堂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五子奪嫡。

五子奪嫡並非是五個皇子競爭皇位,實際上真正有意皇位的只有三人,但有資格參與進來的卻有五個皇子,其中四皇子是二皇子黨,九皇子是六皇子黨,這兩對都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屬於天然的同盟,大皇子獨成一派,卻最得永康帝歡心。

永康帝總共就這五個成年皇子,其他的都太小,還沒有能力和哥哥們掰手腕,若是永康帝能多活幾年,朝堂上的形勢或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過霍謹博看永康帝把每日一早朝,改為三日一早朝,再改成現在的三日一小朝,五日一大朝,就知道永康帝的情況不容樂觀,恐怕快到油盡燈枯的地步,也怪不得這些皇子現在爭得這麽厲害,霍謹博都能看出來的事,他們沒道理看不出來。

古往今來,凡是奪嫡之爭必定伴隨著血雨腥風,尤其在永康帝沒有嫡子的情況下,好像立哪個都可以說得過去,更是給了每個人希望。

這個位置旁人能做,為什麽自己不能做?

基於這樣的心理,各位皇子為了能坐上那把龍椅爭得是頭破血流,朝堂也被他們攪得一團糟,每空出一個官職,幾個皇子都想安插自己的人,然後各皇子黨的大臣就得吵一回。

霍謹博嚴重懷疑永康帝就是被他這些兒子氣病的。

不過外面的事和霍謹博關系不大,他關心的是國公府。

成國公能征善戰手握兵權,又是永康帝最得力的心腹,不管怎麽看,都是各個皇子力爭的對象。

但國公府一直處於中立,不和任何一個皇子接觸,眾皇子雖然心中不悅,但看誰都沒得到,心裏也就平衡了。

但這一平衡卻在一年前被打破——樂怡郡主在宮宴上對九皇子一見傾心,從此開始瘋狂追求九皇子,追得是轟轟烈烈,人盡皆知。

眾人對成國公的印象,一是英勇善戰,二便是護短,而且是極其護短。

因樂怡郡主生母早逝,成國公又需要鎮守定州,無法陪伴女兒,因此對這個女兒是極盡寵溺,他護短的屬性在女兒身上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眾皇子看來,若是能娶樂怡郡主為妻,那基本上就意味著把成國公拉攏到自己陣營。

一時間,六皇子黨興高采烈,恨不得敲鑼打鼓來表達自己的喜悅,但大皇子黨和二皇子黨就不高興了,手握大權的重臣若是倒向六皇子,他們還能有好?於是京城上下酸聲一片。

但就在眾人以為成國公必定會助六皇子爭儲時,京城發生了兩件事。

第一,六皇子邀請成國公世子成晟然同遊西苑,被成晟然婉言回絕。

第二,樂怡郡主聽說九皇子素來喜歡張道子的畫,便把家中一副張道子的真跡送給九皇子,卻被九皇子派人還回來。

這兩件事的發生讓眾人大跌眼鏡,卻也讓人明白成國公府依舊想保持中立的立場,而九皇子也沒有娶樂怡郡主為九皇子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