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4/7頁)

嶽蘭兒聞言,不敢置信道:“王爺真的想通了?”說著,眼眶都紅了。沒有人比她更清楚這大半年過的是什麽日子!她的委屈,不敢跟別人說。

“自然是想通了,不然本王今晚也不會過來了。”豫親王道。

嶽蘭兒哭了。

“蘭兒,別哭,本王以後一定會好好待你,不讓你受一點委屈。”豫親王給嶽蘭兒擦眼淚。

“王爺,妾身心裏委屈。”

“以後會好的,本王今晚說了這麽多掏心窩子的話,就是想要和王妃好好開始。本王的嫡子還要從你腹中出來呢?”豫親王見嶽蘭兒哭的可憐兮兮,半分美感都沒有,心裏更淡薄了。若不是礙於將軍府,他真恨不能直接抽身離開。

“好,妾身相信王爺。”嶽蘭兒淚流滿面的臉上扯出一抹笑容。

姑娘家就是這麽好哄,特別是被心悅的男子哄,幾乎不用多少好話,就哄好了。

感情是罌粟,讓人不自覺的沉淪。

嶽蘭兒是,所有人都是。

“時辰不早了,安置吧。”

“嗯。”嶽蘭兒臉紅點頭。

豫親王把人輕輕放倒,附了上去。

嶽蘭兒明顯害怕。

豫親王輕聲安慰:“蘭兒不怕,一會兒就好了,本王疼你。”

“嗯。”嶽蘭兒霞飛雙頰。

*

翌日,老皇帝帶著宣親王豫親王及親貴大臣們便衣微服私訪蘇州。

宣親王和豫親王身為皇上最愛重的兩個皇子,走在最前面,在皇帝一左一右,呈保護狀態。

兩個皇子都是人中龍鳳,貴氣天成,很多未出閣的姑娘看著,都紅了臉。

老皇帝看到前面正在修橋:“那前面修橋怎麽都沒有官兵把守?”修橋一般都是朝廷出資修建,都是有官兵盯著的。

宣親王道:“兒子找個人問問。”

因著是微服私訪,揚州知府不便出面,本來想找個人當向導,但被拒絕了。老皇帝就喜歡自由。

“嗯。”

宣親王拿出一錠銀子,找了個百姓過來。

“回稟老爺,前面的修的橋是揚州幾個富商出資免費給百姓修建的。”

老皇帝驚訝:“免費修建?”他活了這麽大,還沒見有多少人能有這種善舉。

“回稟老爺,正是免費修建的!這不當今王妃娘娘寫了一本觀音菩薩的話本,風靡了整個大夏,傳揚積德行善。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幾個富商為了給自己積德行善,便出資幫百姓們修橋,現在揚州城的百姓都感激他們呢。”

老皇帝笑:“沒想到一個話本居然能有這麽大的反響力。”

宣親王昂首挺胸,心中得意,為有這麽一個王妃而得意。

“那可不是。現在宣王妃娘娘在咱們眾人心中那就是活菩薩的存在。研究出了玻璃,又是大棚蔬菜,聽說還有個什麽紅薯,但小的還沒看到,想來應該也是極為了不得的東西。若是老爺仔細看看,就能發現揚州城裏的風氣極好,這都是托了王妃娘娘的福。”

“哦,這麽厲害?還能改變揚州城的風氣,那朕……真的要好好看看了。”老皇帝道。

一行人繼續走。

老皇帝這次真的注意觀察。就見前面不遠處有個壯漢從青石板路上走過,看到一塊青石板缺了一塊,若是行人不注意,很容易摔倒。那壯漢二話不說在路上撿了些石子把坑填平,然後還在上面踩了幾腳,坋實。

還有馬車在街道上行走,也慢悠悠的,生怕撞到了人。

這時,天空下起綿綿春雨。

百姓們連忙跑到遮雨處避雨,但街道上還有一個賣菜老奶奶,行動不便,眼看著渾身都要淋濕了,這時走過去一對夫妻。

男人幫老奶奶把 菜籃子提起來。

女人則幫老奶奶打傘,生怕再被淋著。

這一幕雖然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足以體會百姓們的友愛之心。

老皇帝忽然懂百姓們為什麽把老四媳婦比喻成活菩薩了。

寫一個話本,就能改變這麽多人,可不就是活菩薩。

“老四,你眼光不錯,倒是娶了個好王妃。”

宣親王行禮道:“父親誇贊,這也是嶽父大人教的好。”

張相老臉通紅:“老夫慚愧。”

豫親王和顧貴妃聽了,心裏說不出的慌亂。

*

轉眼三個月過去,南巡結束了。

宣親王心急火燎的,天天盼望著能早點到京城。

這幾個月豫親王和顧貴妃愈發按捺不住,各種給他使絆子。

但他也不是吃素的,這些年他也在為了那個位置努力,暗中積累了不少勢力,對於他們那些手段,輕而易舉就解決了。

半個月後,大部隊終於到達了京城。

宣親王剛到京城,就迫不及待騎馬往家裏趕。

彼時已進入夏天。

張詩瀅每天除了睡覺,就是寫話本,然後在花園裏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