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情意(兩章合一)(第4/5頁)

他忍不住低頭,吻了吻她的唇,他的動作小心翼翼的,似是在對待什麽珍寶,“等戰爭結束後,我定然加倍將首飾補償給你。”

怕他自責,鐘璃彎了彎唇,含笑點頭,“好呀,我等著夫君的補償。”

她這聲夫君,讓裴邢微微怔了一下,胸腔中也湧起一陣熱意,他又低頭親了一下她的唇,心中軟得不可思議。

晚上,有不少婦人都將鐘璃提議捐款和刻名冊的事,給自家夫君說了說,自然有不少人,在稱贊鐘璃。

連趙閣老都不由贊了一句,“皇後娘娘深明大義,聰慧過人,乃有開國皇後的風範。”

還有大臣特意叮囑自家婦人,“皇後娘娘既已提了此事,你別捐太少,如今國難當頭,能出一分力就一分,免得丟人。”

卻也有人覺得鐘璃陰險,竟還搞什麽刻名冊,請大儒做賦,分明是拿銀子買名聲,真真是沽名釣譽,枉為國母。

不管眾人私下怎麽想,時間都在緩慢走動著,各位貴婦也在積極籌備著銀子。

三日後,眾位貴婦便又入了宮,鐘璃讓人設了四個案桌,分別由安國公等四位夫人收銀子,謄抄姓名以及金額。

有不少貴婦都長了個心眼,怕旁人捐的多,她們便帶了不少銀票,分別放在三個兜裏,從一千兩、五千兩、一萬兩,金額不等。這是怕大家捐的多,自己萬一帶少了,會丟人。

有好幾位貴婦是富得流油,完全不在意銀子,只希望自己因銀子出的多,在捐款名冊上的名次能靠前些,她們與鐘璃一樣,都出了五萬兩。

安國公夫人也捐了三萬兩,她出自勛貴之家,嫁妝有不少,雖有些清高,出手卻向來大方,鐘璃捐的五萬兩,令她很感動,她就力所能及,出了三萬兩銀子。

有她們幾個打頭,那些個帶三筆錢的,都沒好意思只掏出一千兩,紛紛掏的最多的一筆錢,雖肉疼,見眾人都掏這麽多,她們也不想太丟人。

好多捐一萬兩的,一萬兩銀子自然不算少,有些夫人甚至沒見過這麽多銀子,好比陸夫人,她夫君一向兩袖清風,單靠俸祿自然攢不了多少,她賣掉了所有的首飾,也僅攢了三百兩而已,怕三百兩太少,她還賣了幾幅夫君的畫,勉強湊夠了五百兩。

到最後,捐款金額最少的,竟也有五百兩。捐五百兩的這幾位夫人,皆是家庭條件算不上太好的,為了籌備這五百兩,她們甚至賣了一部分嫁妝。

見這幾位夫人皆有些羞愧,鐘璃不由出聲安慰了一下,“咱們捐的這些,皆是力所能及,能捐這麽多已然很厲害,你們理應驕傲才對。”

這些夫人聽完她的勸說,心中才有些釋然。

幾十位貴婦,竟是足足捐了七十五萬三千兩銀子,這筆銀子不可謂不嚇人,連鐘璃都沒料到,眾人會捐這麽多。

上早朝時,她讓黃公公將銀子和捐款名額一並呈了上去,不論是抄寫祈福經文的事,還是捐款的事,大臣們皆有所耳聞,連他們都沒料到,捐款金額會有這麽多。

為了表揚這些人,裴邢還特意讓黃公公將每位貴婦的捐款數目一一念了一遍,最後又表揚了她們一番。

有的大臣早就知曉了自家夫人捐了多少,有的大臣這才得知具體數目,見自家婦人捐這麽多時,饒是他們聽了都肉疼得慌,有一些還忍不住在心底罵了一句敗家娘們。

不管怎樣,銀子都捐了出來,被重點表揚的,臉上自然有光,見裴邢沒懷疑他們貪汙,大家才真正松口氣。

這筆銀子,自然是幫了大忙。

直到名冊雕刻出來時,眾人才發現,鐘璃果然依承諾,請了當朝大儒做賦,令眾人震驚的是,名冊上竟然沒有鐘璃的名字,除了鐘璃以外,其他所有人的名字赫然在例。

大家這下皆有些震驚,不僅貴婦們沒料到,她會撇下自己的名字,連大臣也沒料到,那些個說她沽名釣譽的,都有些臉疼,貴婦們甚至入宮,特意問了此事。

鐘璃笑著替大家解了惑,說此事,既是她倡導的,她理應避嫌,本就不該刻她的名字。

她的這個舉動,無疑贏得了民心,一些老臣和文人提起此事,皆贊不絕口,甚至有人忍不住揮筆作詩,稱贊了她的所作所為,一時間,竟出了幾首膾炙人口的詩詞。

原本大家還在討論打仗的事,覺得國要危矣,人心惶惶的,如今卻都在議論捐款的事,提起皇後娘娘皆要稱贊一句。

許多貴女皆很懵,不明白大家作甚誇贊她。捐款的事,分明是大家都出了力,她們的母親也出了不少銀子,誰料最後,好名聲竟都歸了鐘璃。

她們只覺得是鐘璃道行高。

鐘璃並未關注外界的事,籌完銀子,讓人雕刻好名冊的事,她才真正放松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