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身契到手 李瑜即將下揚州(第2/4頁)

翌日上午楊大郎把畫出來的圖紙拿到食肆給寧櫻過目,粗麻布上工整地畫著桌子圖形,那模樣就跟現代火鍋用的方桌差不多,可見他是理解透了的。

寧櫻很滿意。

雙方按行價約定好後,楊大郎便開始回去制作。

他除了接寧櫻的活計外,還有其他活計要做,六張桌子要費些功夫,一時半會兒是趕不出來的。

有時候寧櫻也會過去看進展,一來二去便同秦氏熟絡了。

一張桌子的成品出來,寧櫻很是滿意,方方正正,就差漆面。

秦氏得意道:“我家大郎的木工手藝是沒得說的,一年到頭只有接不完的活計。”

寧櫻笑道:“楊木匠的手藝確實不錯。”

楊瑞又好奇躲在門縫看她,清亮的眼眸裏含著試探的打量。

寧櫻察覺到他的視線,說道:“我看你們楊家的家境應是不錯的,何必把楊瑞困在家裏,不若送去私塾上學,以後考取功名也好。”

秦氏道:“正有這個打算,明年開春就送去,就是束脩高得咬人。”

寧櫻道:“若家境能承擔得起,還是要去私塾求學問,以後的前程總歸有盼頭些。”

秦氏:“姜娘子還真有一番遠見。”

寧櫻跟她講學問的諸多用處,聽得秦氏欽佩不已。本以為她只是一介普通小婦人,眼界卻開闊,見識也廣,倒叫秦氏開了眼界。

晚上秦氏又同楊大郎說起寧櫻,提到送楊瑞去私塾的事,也令楊大郎詫異。

秦氏贊道:“沒想那姜娘子其貌不揚,卻很有一番見識明理,到底是從京畿那邊來的,眼界就是不一樣。”

楊瑞發出靈魂拷問:“祖母,你是不是把人家給看上了?”

秦氏糾結道:“就是模樣差了些,性情倒是極好,健談爽朗。”

楊大郎問:“今日姜娘子來看過桌子,她怎麽說?”

秦氏:“誇你做得好。”

楊大郎:“得趕緊給人弄好送過去。”

秦氏擺手道:“也不用這麽急,讓她多來這裏坐坐也好。”

楊大郎:“……”

看著自家老娘那副暗搓搓的模樣,他很是無語。

待到中秋前夕,六張桌子才做好送了過來。

當時是秦氏差人送來的,每張桌子的漆面呈深棕色,非常大氣搶眼,也結實牢靠。

寧櫻很是喜歡,付尾款時秦氏少收了幾個銅子兒,說街坊鄰裏照顧生意,相互間就應當幫襯著,反倒叫寧櫻不好意思。

那楊瑞也跟著過來的,翠翠貪吃,有時候寧櫻也會給她備些雜糖,便叫翠翠取了些雜糖給楊瑞解饞。

祖孫二人在食肆坐了好一會兒,寧櫻也樂得跟他們閑聊,直到有食客上門,祖孫二人才離去。

與此同時,京城這邊的匯通櫃坊通過各州分所送來的賬目查到了寧櫻最後提取錢銀的地點,是在魏城。

燕三郎得到消息後,立馬動身前往魏城,跟在後頭的還有秦王府的林正等人。

剛開始燕三郎還以為寧櫻會去坂城那邊,結果方向完全是反的。由此可見,她極有可能選擇了他曾建議的大隱隱於市。

燕三郎帶著曹掌櫃的信函風塵仆仆從京中奔來魏城找到匯通櫃坊的分所,詢問寧櫻最後提取錢銀的日期。

櫃坊掌櫃把記錄翻找出來,是五月份,並且提取的錢銀還不少。

看著賬面上的記錄,燕三郎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他默默掐算寧櫻跟他從平州分頭後的日子,她一個弱女子,居然能以這般快的速度跑到魏城來,若沒有外界助力,他是怎麽都不信的。

離開櫃坊後,燕三郎在客棧下榻。

望著桌上的賣身契,他開始細細回憶寧櫻這個人,雖然沒怎麽跟她打交道,但那幾天的相處,足見她的謹慎。

如果要以短時間的速度從平州溜到魏城來,且還要萬無一失,那采取什麽方式才是最快最安全的?

燕三郎絞盡腦汁苦思冥想,除了官方渠道外,就只剩下鏢局托運可選擇了。

官方渠道寧櫻肯定是沒這個本事的,聯想她提取的巨額錢銀,多半跟鏢局有關連。

但一個逃奴,居然膽大妄為到去鏢局托鏢!

燕三郎是想都不敢想,她竟有此等膽量。

他整整思索了一夜,眼下也沒有他法找人,便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找城裏的所有鏢局,挨著一家家詢問。

拿著袁家四品官階的信函辦事就是有效率,一天折騰下來,居然被他瞎貓碰到死耗子撈到了一點信息。

玉興鏢局經過他提供的路引信息和寧櫻畫像後,查到了寧櫻的相關記錄,告知燕三郎此人往揚州去了。

燕三郎不由得樂了,當即又風塵仆仆奔往揚州。

路上他又氣又好笑,覺得那女郎當真有意思,明明是一個逃奴,卻吃了豹子膽敢托鏢,借鏢局護佑一路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