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懷疑人生 自戀狂遭受了社會毒打(第2/4頁)

若是討不回來,那就籌足夠多的錢,再想法子去坂城。

寧櫻向來樂觀,骨子裏有股韌勁兒,遇到天大的事都沉得住氣,除非是性命攸關那種。

當初蔣氏給她留了足夠多的盤纏,夠她造作好幾個月,再加上自己籌的那點,也能滋潤應付各種窘境。

原本以為出來會遇到各種難處,她也做好了心理準備,眼下看來是她想太多。

這樣一路順順利利抵達魏城時已經到了端午。

那天鏢局還特地請一行人吃當地的粽子,要是往年,西月閣在頭一天就會掛艾草菖蒲驅邪,崔氏還會吩咐婢女們編五彩絲辟邪。

有時候寧櫻其實也會惦念蔡三娘和美月她們,大家都是差不多的身份,相處下來真心實意,沒有半分虛偽。

不止她惦念她們,美月也挺想念她包的粽子,特別是醬粽。

寧櫻貪吃,往年都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包些粽子與眾人分食,今年李瑜他們進宮赴宴,西月閣全然沒有去年的熱鬧。

按習俗,端午這天小輩的會用五彩絲編長命縷贈予長輩,寓意驅災辟邪。

顏琇心靈手巧,也編了好幾條送長輩,府裏的男人們進宮赴宴,只留婦人們聚在一起過端午。

郭氏很喜歡她編的長命縷,誇她手巧,並讓秋氏帶她去看龍舟,畢竟難得進一趟京。

下午二人外出觀熱鬧,顏琇並沒有多大的興致看外頭的喧囂。算起來她已經來京好些日了,從春到夏,卻一直沒甚進展,不免有些郁悶。

秋氏知她所想,安慰道:“等晚些時候二郎從宮裏頭回來,你便把長命縷送與他。”

顏琇不好意思道:“阿琇臉皮薄,還是姑母給。”

秋氏:“你又不是頭一回見,把膽子放大些,再說了,端午送長命縷給長輩天經地義,你喚他一聲二叔,他難不成還會甩你臉子?”

顏琇閉嘴不語。

秋氏道:“你就是臉皮太薄,上一回二郎過來用飯,我都瞧見他偷偷看過你,可見是入了眼的。”

顏琇面色微紅,“姑母莫要哄我。”

秋氏笑道:“哄你作甚?”又道,“前陣子得知寧櫻出逃搞得他心神不寧,非得去尋人,現下你瞧他,那股子勁頭一過,還不是就忘了。”

顏琇暗搓搓道:“這些日是沒聽見提過。”

秋氏:“可不,到底是年輕人的性子,沖動勁兒來得快也去得快。說到底寧櫻不過是個婢子,他再怎麽擡舉也有底線,你看他這會兒穩重多了,想必是放下的。”

這番話把顏琇的心思說活絡了。

秋氏蹭了蹭她,“膽子放大些,我看老王妃對你的態度也挺好,你若能把二郎哄來,她多半是睜只眼閉只眼。”

顏琇默默地拽緊手帕,她也覺得送長命縷是個機會,端午節的習俗罷了,且又是小輩贈予長輩驅災辟邪的,算不得私物,傳出去也落不下口舌。

這樣細細想了一番,便道:“那待二叔晚些時候回來了我親自送他。”

秋氏滿意道:“總算是開竅了。”

於是一個下午顏琇都滿懷期待,盼著能見李瑜一面。

今日聖人請大臣們過端午,賞了折扇、衣物,也有後宮娘娘們編的五彩絲。

端午不論男女老少人人都會戴五彩絲,祈禱長壽,但聖人賞的又不一樣,李瑜簡在帝心,也得了一條戴在腕上。

下午回去的時候已經很晚了,郭氏布了家宴,好歹過端午,一家子總要聚聚。

秦王父子三人坐在一塊說起宮裏頭的情形,李競問起秋氏,郭氏道:“我讓她帶顏琇出去觀熱鬧了,畢竟來趟京不容易。”

李競瞅了瞅自家老弟,試探問:“二郎前些日找寧櫻,可有蹤跡?”

李瑜回道:“沒有。”

李競拍了拍他的腿,“眼前不有一個現成的麽,你還瞎折騰什麽?”

李瑜失笑,打趣道:“大哥什麽時候也開始亂點鴛鴦譜了,你平日裏是沒這份閑心的。”

李競抱手,露出一副我也很無奈的表情,“阿琇這孩子挺溫順的,知書達理,也沒甚脾氣,你驕縱慣了,她應是能容忍你的。”

郭氏也道:“我瞧著也挺溫順,言行舉止頗有涵養。”

李瑜沒有說話。

也在這時,秦王的曾孫們被領了過來。

人們很有默契地終止了顏琇的話題,李競的兩個兒子跟秦王一行人行禮,眾人坐在一起嘮家常。

之後隔了近半個時辰,秋氏二人才回府,她們一到福壽堂,郭氏就命仆人傳菜。

碩大的長形餐桌能聚十多人,郭氏和秦王坐在主位,左右兩邊按長幼依次落座。

今日李瑜去過宮裏,著官袍,雖然品級跟自家兄長和秦王差得遠,但架不住人年輕又生得俊,白白凈凈的,通身的君子風骨,委實惹眼。

秋氏聽說他得了聖人賜的折扇,還興致勃勃要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