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他很想她 她在他心裏占據了一席之地……(第2/4頁)

蔡三娘試探問:“崔媽媽可有尋到合適的婢女?”

提到這個崔氏就頭大,擺手道:“別提了,前兒我找了三個丫頭進府給二郎瞧,都沒瞧上,他說讓我按寧櫻的模樣找,要文秀些的。”

蔡三娘:“……”

這話聽著耐人尋味。

崔氏夾了一根醋芩,郁悶道:“我瞅著,他原本是沒想讓寧櫻出府的,但放不下面子。”說罷嘆了口氣。

蔡三娘道:“如今寧櫻去了袁府好些日,壞了清白,自然是回不來的。”

提到這茬,崔氏恨不得捶胸頓足,犯嘀咕道:“當初我就跟他說過,偏不聽。”

蔡三娘:“現下長春館那邊請郎君過去,多半是有安排的。那顏家姑娘跟寧櫻有幾分相似,又有大房牽線搭橋,想必崔媽媽也勞累不了多少日了。”

崔氏扒了口飯,咽下後才道:“我巴不得呢!”

蔡三娘:“就是可憐了寧櫻。”

崔氏:“那便是她命裏沒有這份福氣,接不住。”

二人就寧櫻細說了會兒,也不知她現在的情形如何。

與此同時,長春館那邊熱鬧不已。

李競的兩個兒子和兒媳婦也在場,一家人聚在一起談笑風生,其樂融融。李瑜過來時他們正熱絡笑談,李鳳嵐瞧見他,忙起身行禮,喚了一聲二叔。

兩個侄媳婦和顏琇也跟著起身行禮喚二叔。

李瑜打趣道:“方才在說什麽這般高興?”

李鳳嵐把近日聽到的市井趣聞同他說了說,其中一個侄孫要李瑜抱。

李瑜倒也大方,將他抱坐到腿上。

小兒白白凈凈,通身的嬰兒肥,奶聲奶氣地喊二爺爺。

盡管李瑜知道自己輩分大,但還是有點接受不了爺字輩。他今年才十九,就成爺爺了,總覺得忸怩。

顏琇在一旁看著他偷偷笑。

這個二爺爺到底有幾分孩子氣,不客氣地把自家侄孫的臉一會兒摸,一會兒捏,跟玩什麽似的。

李競夫婦從房裏出來,見到李瑜揉捏自家孫子,李競不客氣道:“二郎這是把昭兒當瓜揉呢。”

秋氏笑著從他手裏抱過孩子。

李瑜手癢又捏了一把,秋氏打了他一板,佯裝嫌棄道:“你這個二爺爺是怎麽當的,哪有這般欺負侄孫的。”

李瑜咧嘴笑,“摸著舒適。”

秋氏:“那就自個兒生一個,天天都可以摸。”

李瑜:“……”

被噎得無語。

也在這時,婆子進屋詢問是否傳膳,秋氏抱著孩子道:“傳吧。”

人們陸續去了廂房。

圓桌上開始呈菜,最先上的是三份冷盤,分別是醋芩、涼拌木耳和糟鹵鮮蝦。

眾人按長幼次序入坐。

李競這一房裏有兩個兒子,三個孫兒和兩個孫女,一家子婆媳融洽,妯娌相和,小家庭氛圍很是美滿。

相比秦王那堆烏七八糟的妾室,完全是天壤之別。

熱菜陸續上桌,有色澤紅濃的燒花鴨、黃燜雞、紅燜羊肉、琵琶鴨舌、胭脂鵝肝、蜜蠟肘子、清燉乳鴿和銀耳蓮子羹。

素食則是最常見的菘菜和菠菜等。

秋氏道:“二郎一定要嘗嘗蜜蠟肘子,是大郎最喜食的,更是我們房裏廚娘的拿手菜。”

李競也道:“是挺不錯,你嘗嘗看。”

那道蜜蠟肘子色澤紅亮,看起來很是誘人。

李瑜平時不愛食豬肉,但見二人推薦,便讓婢女布來嘗嘗。

肘子軟爛,皮兒特別厚實,入口糍糯而不肥膩,口感微甜中帶著少許辛辣,一點膻腥都沒有。

李競問道:“如何?”

李瑜點頭,“手藝頂好,絲毫沒有膻腥氣。”

李競:“昭兒也愛食,給他也用些。”

幾個孫輩最小的四歲,目前均能自己用筷,只需婢女布菜到碗裏即可,獨立性都很強。

秋氏之所以把一家子聚到一起,目的就是想讓李瑜體會一下成家後兒女滿堂的溫馨樂趣。

只要他願意組建一個家庭,以後也能擁有這樣的溫暖港灣。

到底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歲數相差得多,李競對這個弟弟很是包容。

李瑜對他也很敬重,二人關系融洽,不像其他府裏明爭暗鬥。

大家都有血濃於水的親情羈絆,相互間處起來也自在。

李競命人取了酒來,要跟兄弟兒子們暢飲幾杯。

顏琇喜歡小孩兒,時不時給昭兒布菜。

有時候她會偷偷瞄上方的李瑜,那郎君比自家哥哥們文雅多了,言談舉止頗有涵養,一顰一笑更是風情。

她在心裏頭默默地想著,若是真能進秦王府陪在那郎君身邊,這輩子折壽都甘願。

幾個老爺們兒聊得熱絡,都沒注意到女郎們復雜又微妙的心思,兩個侄媳婦時不時沖顏琇笑,搞得她都不好意思了。

李瑜心裏頭自然清楚她們的目的,直接選擇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