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3章 真正的兇手

當曹髦被成濟殺死之後,司馬昭還感到了一絲的恐懼和慌亂,但隨著事情的演變,司馬昭逐漸地有了一種掌控大局的感覺,尤其是在得到了郭太後的懿旨之後,他可以隨心所欲,甚至是顛倒黑白,那種大權在握呼風喚雨的感覺真是爽到不能再爽了。

而此刻面對司馬師的時候,卻讓司馬昭有一種從雲端跌落到凡間的感覺,盡管司馬師眼不能視物,但依然讓司馬昭有一種芒刺在背的感覺,在司馬師的面前,司馬昭仿佛是無所遁形。

本來司馬昭已經想好了一大堆的說辭,來搪塞和敷衍司馬師的,但面對司馬師的質問,司馬昭是張口結舌,支支唔唔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司馬師眼瞎了不假,但他的心可沒瞎,今日發生在長安城內的所有事,司馬師都了解的一清二楚,天子遇刺身亡,司馬昭請旨封閉全城搜捕兇手,並就地正法,司馬昭這一系列的操作,或許在其他人的眼中,沒有任何的問題,但在司馬師看來,又豈止是漏洞百出。

首先是成濟的身份問題,據司馬師所知,成濟是司馬昭的親信,擔任太子舍人,一直是在宮中擔任職守,他既然是司馬昭麾下的親信,又怎麽可能被並州軍給策麽,成了曹亮委派來的奸細與刺客?

其次,就算成濟是刺客,難道他行刺之時,會和司馬昭打招呼嗎?如果司馬昭對成濟弑君一事一無所知的話,他又怎麽可能會出深更半夜時分無巧不巧地出現在皇宮之內,這顯然是不符合邏輯的。

第三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據司馬師所知,成濟刺殺天子是發生在醜時左右,郭太後下懿旨封城追查兇手是在寅末卯初之時,而司馬昭下令禁軍接管和封閉長安的城門,卻是發生在子時三刻左右,也就是說,司馬昭並不是因為天子遇刺而封的城,而他出現在長樂宮之時,應該曹髦還未死呢,至於太後的懿旨,那更是後面發生的事。

綜合以上幾點,司馬師不難得出一個結論,這個結論他是細思極恐,毫無疑問,司馬昭已經成為了曹鬢被刺案的頭號嫌疑犯,所以司馬師才會命人火速地將司馬昭傳回司馬府來,欲問個究竟。

盡管司馬師擔任了太師之後,已經基本上不再過問朝中之事了,但那也僅限於朝中的一些瑣事而已,事關天子遇刺這樣重大的事情,司馬師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置身事外的。

更何況這件事與司馬昭有著莫大的關系,司馬師就更為地關心了,司馬昭的性格脾氣司馬師自然是比誰都了解,但如果說司馬昭密謀弑君的話,反倒讓司馬師比較難猜了,因為曹髦是司馬家扶植起來的傀儡,就算曹髦不甘心當這個傀儡,可朝中的大權盡在司馬家的掌握之中,曹髦完全是無能為力的。

現在的形勢對司馬家極為的不利,曹亮大兵壓境,關中的形勢芨芨可危,現在司馬家在長安最需要的就是一個穩定的局面,這樣才不至於動搖軍心民心。

那麽這個時候殺曹髦完全是下下之策,如果不是司馬昭昏了頭,肯定是不敢輕易地去加害曹髦的,曹髦一死,對司馬家是弊大於利,結果是得不償失的,以司馬昭的頭腦,應該不會主動去犯這樣致命的錯誤。

如果真得是司馬昭殺了曹髦,那這背後,肯定是有著不為人知的隱情的。

雖然經過了三公會審,坐實了成濟弑君的罪名,而且也確定了背後主謀是曹亮,這事似乎是鐵證如山,可以蓋棺論定了。

但在司馬師看來,這事不過是欲蓋彌彰而已,曹亮是主謀?曹亮有刺殺曹髦的必要嗎?

而且司馬昭連夜將成濟等一幹人處決,更像是一種滅口行動,如果這其中真沒有什麽貓膩的話,他用得著這麽心虛嗎?

司馬師混跡了官場一輩子,又怎麽可能被司馬昭的這麽一點小伎倆給蒙蔽住,成濟只不過是一只替罪羊,真正的主謀只有司馬昭。

只不過司馬昭弑君的動機和目的何在,就需要司馬師來親自詢問了,畢竟就連司馬師也實在是搞不清司馬昭的動機何在。

司馬昭吱吱唔唔,結結巴巴,這更加地佐證了司馬師的猜想,本來司馬昭還試圖編一堆的謊言來忽悠司馬師的,但卻被司馬師一針見血地指了出來,他頓時方寸大亂,真不知道該如何說這件事。

畢竟用一個謊言和掩蓋另一個謊言,本身就是漏洞百出的,以司馬師的犀利的頭腦,分分鐘就能識破他。

而且,司馬昭還必須要把他真正的意圖給掩藏起來,不能為司馬師知道,所以他只好是絞盡腦汁,思考著用什麽辦法才能蒙混過關。

司馬師厲聲地道:“天子並無過錯,你為何要弑君?”

這句話,顯然不再是詢問的口氣了,而是已經定性了,司馬昭就是刺殺曹髦的背後主使,現在司馬師追問的,便是司馬昭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