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屢攻不克

這種連軸轉的攻擊方式,非常適用於現在的這種情況,魏軍人多,但受地勢影響,人多的優勢根本就發揮不出來,所以他們才采用輪班進攻的方式,不斷地向吳軍進行施壓,只要守軍稍有松懈,他們便可以趁勢攻上城去。

這種戰法也叫疲勞戰法,采用高飽和度的攻擊方式,來拖垮守軍,別看吳軍現在精氣神挺足的,連續地沒日沒夜的戰鬥,肯定會精疲力竭的,這世上沒有鐵人,那怕再鬥志昂揚的戰士,也是需要吃飯和休息的,任何人也不例外。

依靠正面的強攻,魏軍是很難拿下東關和西關的,也只有通過這種輪班作戰的方式,才有可能拖垮吳軍的鬥志。

畢竟魏軍人數占優,每次投入的兵力有限,大部分人都處於休息的狀態,輪番上陣,那怕是黑夜白天顛倒,對他們而言,也沒有什麽影響。

而吳軍畢竟人數有限,他們防守的時候,必然是全員上陣,把可以利用的一切資源都利用上,最初的作戰時,鬥志必然昂揚,士氣必然很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鬥志必然低落,士氣也會隨著萎靡,只要魏軍持之以恒地發起進攻,拿下這兩座關城,也不過是遲早的事。

諸葛誕和司馬昭也到達了大堤之上,並在大堤中間設下帥帳,進行督戰,這仗都連續地打了三天了,但魏軍的攻勢卻毫無進展,這不禁讓諸葛誕暗暗有些心焦。

現在他擔心的是吳軍的援兵,東興這邊發生戰鬥,吳國那邊肯定是會派兵救援的,如果魏軍能趁著吳軍援兵到達之前,首先攻下東興二城,這樣他們就可以占據一個極為有利的戰略位置,但如果不能拿下東興二城的話,魏軍很可能會受到三面之敵的夾擊,這樣的形勢就會變得極為的不利。

但是拿下東興二城,又談何容易,吳軍在此建造要塞,自然是做了充分的戰鬥準備的,那怕魏軍采用輪番進攻日夜不停的方式,但吳軍恐怕對此也早有預案,魏軍的這個戰術方案很難得逞。

再加上現在的天氣真是糟糕透頂了,自從他們出兵以來,淮南地區就一直是陰雨不斷,惡劣的天氣加上泥濘不堪的道路,讓魏軍的行動變得遲緩而困難,本來應該是速戰速決的戰鬥,卻仿佛被拖入了泥潭之中,舉步為艱。

司馬昭也沒有想到戰鬥竟然會是如此地艱難,此次從洛陽出發,司馬昭可是頂著監軍的頭銜,代司馬師親征的,如今司馬師位高權重,身份特殊,再加上朝中的事務繁雜,所以才會把領軍出征的指揮權交給了司馬昭,要他和前線的將領相配合,打出一場漂亮的仗來。

司馬昭離京之時,也是躊躇滿志,信心滿滿,這可是他真正意義上第一次獨立地領軍作戰,以前出征,他可一直都是配角,被父兄的光環所籠罩,沒有什麽存在感。

而這次不同,司馬昭成為了伐吳大軍的最高統帥,所有的軍隊都受他轄制,這次司馬昭暗暗發誓,一定要搞出一點名堂來,為司馬師排憂解難,也為司馬家的大業,可以蓬勃發展。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司馬昭打響了東興之戰後,才發現原來整個戰役的走向並不象他想象地那般理想,到目前為止,他們也僅僅只是搭建了四座浮橋,占據了沒有防禦設置的一條大堤,而處於大堤兩端的東關和西關,那怕魏軍竭盡全力,卻也無法拿下來。

戰鬥進入到了極為膠著的狀態,那怕有智將稱號的諸葛誕也是無計可施,只能是采用最笨的攻擊方法,日夜不停地發起輪番攻擊。

諸葛誕是瑯琊人,和蜀漢丞相諸葛亮是不出五服的兄弟,而諸葛瑾更是諸葛亮的親兄弟,諸葛一門三傑,分別效力於魏蜀吳三國,而且全部是位極人臣,諸葛亮自然是不必說了,他在蜀國的位子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絕對是大腕之中的大腕,諸葛瑾在東吳也是位高權重,位居大將之位,其子諸葛恪更是成為托孤輔政的權臣,而諸葛誕雖然位置稍遜一籌,但也做到了征東大將軍揚州都督,真正的封疆大吏。

世人常謂諸葛三傑,蜀得一龍,吳得一虎,魏得一狗,盡管說諸葛家族在三國時期並不是最牛逼的家族,但絕對是最獨一無二的家族,因為他們在三國之中,都有子弟盛極一時,風光無限。

諸葛誕在魏國素有智將之稱,那在名將輩出的魏國坐上征東將軍的高位,也足見其能力過人,平定王淩叛亂的時候,諸葛誕就立下過奇功,雖然他不是司馬氏的嫡系心腹,但在朝中也擁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司馬師委任他為揚州都督,坐鎮一方,還是對其十分器重的。

這次主張趁吳國國喪之時伐吳,諸葛誕還精心地做了一個戰略計劃,司馬師看後,深以為然,所以在東線,諸葛誕是作為主將的,就算司馬昭身為監軍,代司馬師統領三軍,但在行軍打仗上面,還是倚重於諸葛誕的,畢竟司馬昭人生地不熟,對淮南的軍事不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