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逃不出人家的手掌心

部將們則是心領神會,明面上在中軍大帳內一個個豪氣沖天,口出狂言,誓言要一口氣拿下雁門關來。

但真正到了打仗的時候,口號喊得賊響,可就是雷聲大雨點小,橫豎是只開花不結果。

衛瓘雖然也清楚毌丘儉和他的軍隊玩著陽奉陰違的這一套,不過他也是無可奈何,畢竟他只是監軍,只有監督的權力而沒有直接指揮的權力,更沒法越俎代庖,親自參與到進攻之中,所以明知道毌丘儉消極怠戰,卻也沒辦法改變現狀。

其實衛瓘的這個差事最為難幹,當初他就不願意到幽州來,只不過軍命難違,他也只能是硬著頭皮上任了,到了幽州之後,處處橫遭掣肘,舉步維艱,他既要完成司馬懿交待給他的任務,還得和毌丘儉交好交道,這差事,簡直讓他是苦不堪言。

在別人的眼裏,衛瓘可是拿著尚方寶劍的欽差大臣,風光無限,但只有衛瓘自己心裏清楚,這是什麽的狗屁欽差大臣,說實話,他到幽州的第一天起,就憋屈得要死,如果這個時候司馬懿放話讓他回去,估計衛瓘能高興地跳起來。

可司馬懿那邊一天沒下令,衛瓘就得老老實實地呆在幽州軍中,還得不折不扣地履行他監軍的職務,說真得,衛瓘真有點被架在火上烤的味道。

司馬軍主力在並州那邊慘敗的消息傳來,衛瓘是一臉的土色,他固然對司馬軍的失敗表示惋惜,更為憂心的,便是自己的處境。

要知道,毌丘儉和司馬懿的關系並不和睦,毌丘儉效忠的是曹魏朝廷,並不是司馬氏,之所以這前毌丘儉表現的極為安份,最主要的原因的還是司馬懿的強勢,尤其是剿滅王淩之後,讓毌丘儉惴惴不安,不敢再有所造次了。

衛瓘很清楚,毌丘儉現在完全就是抱著一種觀望的態度,司馬懿率軍進攻並州,勝負難料,這個時候毌丘儉表現的十分聰明,那怕司馬懿和曹亮都爭先恐後地拉攏他,但他並不急於表明自己的態度,而是很暖昧地和著稀泥,等待著並州之戰最終的結果。

毫無疑問,無論是誰獲勝,毌丘儉都會倒向誰這一邊,說毌丘儉是墻頭草,倒一點也不為過,不過從明哲保身的角度上來看,似乎毌丘儉也並沒有做錯什麽,他更多的是想要保存實力,在這亂世之中立身安命。

曾經有人建議司馬懿采用明升暗降的手段,把毌丘儉調離幽州,為此司馬懿還特意地征詢了衛瓘的意見,畢竟衛瓘就在毌丘儉的身邊,最為了解毌丘儉的真實想法。

衛瓘當即表示反對,他寫信告訴司馬懿,毌丘儉的情緒並不穩定,非常恐懼有人加害於他,一有點風吹草動就變得神經兮兮,如果這個時候把他調離幽州,毌丘儉情急之下,很有可能會提前起兵造反,把他徹底地推向曹亮一邊。

現在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按兵不動,維持現狀,等司馬懿那邊滅掉曹亮之後,再回過頭來解決幽州的問題,自然是水到渠成。

司馬懿接到衛瓘的回信之後,深以為然,遂罷此議,而且司馬懿那時的關注點,都在並州那邊,幽州的事情只能是暫時地放一放了。

衛瓘的想法也是相當的具有現實的意義,畢竟過早地和毌丘儉攤牌,並不是什麽明智的選擇,明升暗降這種招數,對付手中沒有兵權的人或許有用,但要對付手握重兵的幽州都督毌丘儉,肯定是不會奏效的,與其冒著毌丘儉造反的風險,倒不如維持現狀,等並州的戰事結束之後,司馬懿拿下了曹亮,回頭再來對付毌丘儉,到那時,毌丘儉孤掌難鳴,還不是手到擒來?

但衛瓘千算萬算,沒有算到司馬懿會兵敗,而且還敗得那麽慘,不光是損兵折將無數,還把平陽河東二郡給丟了,如此一來,衛瓘的全盤計劃陡然落空,而他的處境,也變得極為微妙起來。

整個幽州軍中,也只有衛瓘是司馬氏的人,如果毌丘儉投靠曹亮的話,那麽很有可能會把衛瓘給捉起來,交給曹亮去處置。

這個可能性不是沒有,而是大大的存在的,現在關鍵是要看毌丘儉的態度,如果他決意要背叛司馬懿投靠曹亮的話,衛瓘的處境就真得很危險了。

在聽到司馬軍兵敗和呂昭從葦澤關撤退的消息之後,毌丘儉也立刻從雁門退回幽州去了,既然呂昭都敢不奉令行事,自己又何必還在這兒拘泥於命令呢?

更何況,並州之戰的結果,已經讓毌丘儉萌生了另外的想法,這個時候,司馬懿的命令好不好使還真得很難說。

在撤軍的途中,毌丘儉派人暗暗地盯著衛瓘,以防止他趁亂逃跑了。

畢竟現在毌丘儉還沒有正式地和司馬氏翻臉,所以他暫時還並沒有準備把衛瓘給捉起來,只是派人把他給監視住,不讓他脫離自己的掌控,如果毌丘儉的有朝一日真得要起兵造反,衛瓘恐怕算得上是一個最合適的祭旗人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