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三章合一(第4/7頁)

但現在有利潤了,如果徐海信不能夠正確處理,那就不對了。

顯然,她的眼光不錯,徐海信人也不錯——即便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也沒有昏了頭腦。

何熙就說:“這東西的確是我的,但現在都交給海州廠手上了,您是怎麽想的?”

徐海信很真誠:“交給我們也不是我們的,我是這麽想的,這東西我們肯定不能自己吞了。該你的就是你的,只是怎麽給你,這個問題比較大。”

“我昨天晚上要報價的時候還想,要不就當獎金發給你,但今天瞧見這個生意這麽火熱,這個法子不合適。一是政策規定不可能太多,二是不能年年給,即便知道這是你的功勞,大家也會有意見的。這樣你太吃虧了。”

“我們三個還有老霍,剛剛電話商量了一下,琢磨出一個主意。你看看行不行?你不是有個水泵牌子嗎?我們在廠裏辦個集體企業,然後咱們合作,你提供技術,我們提供廠房和人力管理,共同生產。這樣又符合規定,你占著股份,每年都可以分紅。”

集體企業是這個年代的特色。

其實就是國營廠子私下辦的企業,一開始是為了安置待業青年,不過因為形式靈活,不少集體企業後來都做大做強了。

不過這都是後話。

現在集體企業和民營企業聯營,這也是很少見的,恐怕徐海信還得層層找人申請批復。

何熙真挺感動,徐海信他們這是真為自己想。

她說:“我同意。”

何熙一同意,在場的三個人都笑了,不過鄭文華也說她:“傻丫頭,還沒說完呢你就同意,給你多少股份你都不知道呢!也不怕被賣了!”

何熙就說:“你們都能這麽為我著想,還能在這上面虧欠我?”

這是真的,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這樣放心的,這可是一開始就點明的一年三百萬利潤的大生意!

聽說南方那邊,現在流行起了萬元戶。

能當萬元戶的可是有錢人,可他們的生意一年頂三百個有錢人,還能年年分紅。

這麽大筆的錢何熙都能面不改色的信任他們,徐海信、鄭文華和王主任心裏不知道多感動。

更何況,海州廠的未來本就是何熙掙下來的,再說自私點,他們的未來也是何熙掙下來的。

大家誰不向著何熙呢。

徐海信直接說:“我們參考了一下,也詢問了一下,一般技術入股都是三成,我們也給你三成,你同意嗎?”

這個分成已經很不錯了,畢竟何熙只出技術,首先這個生意能成,是依托了海州廠的平台,其次海州廠畢竟是國營,太高也不會批準,最後一個企業需要應對的事情太多了,管理人力等等,這些她都不用費工夫,只是坐著收錢,何熙立刻就應了。

“那就三成!不過,”何熙說,“我不用晴天水泵來入股,我會注冊一個其他的企業。”

晴天水泵是何熙給李家人的,但後面的生意,何熙要自己做了。

徐海信點頭,“這都隨你。你回去就注冊公司,我也會經過廠務會通過後打申請,然後抓緊生產。”

廠務會這事兒——何熙看看這三人,還有沒來的老霍,都是其中一員,就等於沒什麽問題了。

至於王川華和鄔大河,海州廠勝出注定了他們沒有什麽發展了,壓根不足為慮。

不過後面,徐海信提到的第二件事,就跟鄔大河有關:“這個集體企業的廠長,你覺得放誰合適?”

其實鄔大河是一車間的主任,主要生產T185,而隔離罩和限油器本就是T185的配件,以後改造也是以後的事兒,按理鄔大河最合適。

但顯然,徐海信直接將鄔大河略過了。

何熙就說:“這個您看吧,我不參與管理,也不發表意見,但我覺得,最好和新的TS1號車間主任分開,畢竟精力沒有這麽大。”

徐海信自然是同意的,他推舉了一個人選:“步鏡音怎麽樣?老步這人話不多,但技術夠,人踏實,不驕傲。”

何熙倒是對步鏡音很滿意,尤其是二車間明明不可能的情況下,就算只是陪跑學習,他也不放棄,這樣的人,幹什麽都不會錯的。

她點頭:“我也覺得步主任挺好。”

這事兒都談妥了,徐海信就松了口氣,“行了,我們這回來京城算是大功告成!”

可不是嗎?又是第一,又是買賣,還有TS1號,簡直是三喜臨門。

鄭文華提議:“要不,我們慶祝慶祝?”

“這個好!”王主任也贊成:“咱們出來還有經費呢,大家都這麽高興,一起樂呵樂呵唄。”

徐海信也點了頭:“京城的烤鴨最出名,老王,你去定個位置,拿了第一了,不能連烤鴨都沒吃就回去了。”

王主任立刻笑著應了:“好,我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