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2/3頁)

送走鸚鵡後他就去浴室了。

安以農咕嚕咕嚕吐出刷牙水:“我想到一件事。”

“鸚鵡?”系統酸溜溜的,它覺得自己有失寵的危機。

“不是,你說能不能用什麽東西把文字轉換成畫面的或者音頻的?”

安以農自言自語:“在後世還有點讀筆和各種音頻,這裏什麽都沒有。總不能真的花錢雇人專門給我讀書。”雖然也不是辦不到。

洗漱後他換好衣服下樓去。

何家的早餐每天都很豐盛,他家裏有高薪請來的主廚,別說家常菜,就是滿漢全席都能整一桌。

安以農第一次享受這種專業大廚燒菜,女傭端菜倒牛奶的待遇。他上輩做巡撫(相當於省長)的時候都沒這麽闊氣。

吃完早餐後他準備出發了,蓮婆婆送上整理好的外出包。

“我們少爺穿這一身真好看,把那些電影明星都比下去了。現在流行的那些夏威夷衫、喇叭褲,都花裏胡哨的,這樣清爽最好了。”蓮婆婆把他誇了又誇。

“是婆婆偏愛我,才會這樣。”

做了多年古人,安以農的穿衣模式還是偏保守的,裏面一件白色T恤,外面罩一件灰藍色的短袖襯衫,下面是一條淺藍色的中筒牛仔褲,還有一雙小白鞋,背著黑色雙肩包,看起來幹凈清爽。

“地圖、筆記本和筆、紙巾……都已經放進去了。還有一盒點心放在書包裏,是一些曲奇餅幹。婆婆知道,你們年輕人呢,不喜歡傳統的點心,喜歡吃洋點心啊。”

“怎麽會?婆婆做的我都好愛吃的。”

把蓮婆婆哄得眉開眼笑之後,他坐家裏的車出發了。

車開出無人的公路,開進熱鬧的商業街,兩側依舊是古典的歐式建築,連路燈都像是從大洋彼岸抄來的。

不過路上卻少了很多洋人,倒是多了幾個拉黃包車的車夫,掃垃圾的清潔工,早起買東西的小攤販,還有背著一個大木箱喊著擦皮鞋的鞋童。

“才叔,這條街是什麽街?”他問司機

司機才叔說了個洋名,說那條街上很多銀行、歐美高官住宅、大使館之類的,治安很好的。

安以農點點頭,並且繼續看著窗外。

這一切的風景都在往後退,車繼續往前走。漸漸的,歐式建築變少,大路變窄,小店鋪變多,穿著小褂的人變多,終於,他們到了約好的地點附近。

司機阿才忽然有些擔心地說,這個地方不太安全。

這裏據說是一百年前填海填出來的地方,不久前還是日占區,現在則是很多剛來港的新港人的落腳處,相對來說比較亂一些,是原主平時不太會來的。

“到這裏就可以了,晚一點我自己會坐出租車回去。”沒有到約好的橋,車就停下來,安以農背著書包從車裏出來。

“少爺,不然我跟你一起走吧?”才叔還是有點不放心。

“沒事的,現在是大白天。”安以農看著仿佛是畫片裏出來的一切,深吸了一口氣。

這會兒正是初夏,滿大街都是衣裳輕薄的男男女女,一些是旗袍,一些是洋裝,甚至還有只穿一件小背心的。他們身上還有很多時尚配飾,絲巾別針加小包,男士更是人人都戴蛤蟆鏡。

和他們比起來,安以農都顯得‘土’了。

街道的兩旁都是各色小店,賣零食的,剪頭發的,修鞋的,修表的……白底紅字的招聘一字排開,一眼看去,五花八門。

路上還有挑著擔的匠人高聲喊著修雨傘、磨剪刀。

那些搖著蒲扇的街坊鄰居們走進各家小店,剪個頭發,聊聊天。或者他們走到橋下,那邊有人擺攤子擦鞋。

其實從後世的眼光看,這條街並不寬闊,並排兩輛車就能把路堵死。但是因為這時候車少人多,所以也稱得上‘大道’了。

安以農邊走邊瞧,走得慢,瞧得也慢,他還是第一次近距離感受這種港城的人情味。

“喵嗚~”一只短毛的牛奶貓不知道從哪兒躥出來,它嗅了嗅,湊到安以農的腳邊,打了個滾,露出白肚皮。

安以農蹲下來揉揉它,就站起來繼續往前走。

牛奶貓爬起來,跟上去,跟了一條街才離開。

他穿過熱鬧的街市,和收破爛的人擦肩而過,又在轉角處遇到疾馳而過的黃包車。

黃包車濺起的泥水潑在一位穿著碎花長裙的婦女身上,她一邊抖著裙子一邊罵:“趕著投胎嘛撲街?”

“慶嫂,你不用罵啦,歹事之後有好事嘛。要不要來看看我攤上的魚?”一旁的魚販開口勸慰。

婦人還是哼哼了幾句才走過去,看他攤子上的魚:“這些魚新鮮不新鮮啊?不新鮮我不要的。”

“這麽多年的街坊鄰居,我還能騙你嗎?都是今天剛撈上來的,很新鮮的。”穿著藏藍色防水圍裙的魚販拎起一條大魚,“你看,好肥啊,買回家煲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