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第4/5頁)

“哦……”江森聽明白了,“怪不得,郭剛跟我說,可以不吃暗虧。”

“對啊,這就把他們搞小把戲的心思給斷了。”胡震笑眯眯道,“而且還有個好處,就是咱們今後進一步深入做這個研究的時候,我們每次都能把王永勝那篇文章拿來引用,他們就相當於永遠免費給我們背書。萬一出了事情,藥理的理論依據,是從他們那邊來的,他們的研究要負責任。要是不出事呢,更好,那咱們這篇文章一發出去,就是申醫的臨床和藥學兩個學院,同時為這個項目提供理論支持,名義上,更權威。

這樣風險有人共同承擔,理論有人共同支持,還不會被抓把柄,權威性也可以得到充分保障,一舉多得。最好的,他們要是再深入做這個東西,我們就局勢俱進,他們做到哪一步,我們就引用到哪一步。這叫摸著藥學院過河,收獲我們自己的項目成果。”

江森聽到這裏,頓時就對眼前這個戴金絲眼鏡的貨刮目相看了。

話說,去年去援非的那個名額,應該是很寶貴的吧?

看樣子臨床學院把這個名額交給他,不完全是他的英語說得好啊……

“對了,剛好你過來,這個表格,你填一下吧。我本來想還讓郭老師給你帶過去的……”胡震打開抽屜,拿出一張空白表格,“咱們這個項目,我已經把立項表交給學校了,負責人是我,策劃和發起人我寫了你的名字,這樣剛好可以再幫你弄個作者署名。”

“這樣也行?”江森一邊說,低下頭,拿起筆,二話不說刷刷就填。

胡震低頭看著,微笑道:“完全可以的,一個項目本來就是集體成果,我帶了好多同學,有些根本不參與實驗室工作的,文章也不寫的,我都會給個五作、六作,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也對……”江森聽了,更加放心地占這個便宜,隨口又問,“那這回有幾個人署名?”

“算上你,五個人。”胡震道,“郭老師一作,我是通訊作者,陳布達院長二作。”

“陳院長二作?”江森聽得眼睛一亮。

胡震笑道:“是啊,陳院長,是打算把小郭老師當重點培養對象了。小郭老師這回順利留下來,今年就能評副高,時間卡得剛剛好。”

江森一聽這種人事上的關系,腦子瞬間就飛速轉動起來。

對哦……

陳布達要想再高升一步,就得幹掉周志堅。

這回這個項目一弄,郭剛要是能升副高,陳布達就相當於在藥學院裏有了個很年輕的鐵杆支持者,而且郭剛接下來手握二二實驗室的項目,“青千”應該也能評上了。

雖說滬旦青千多如狗,可青千狗總比非青千狗更兇猛。

陳布達把郭剛牽在手裏,那妥妥的就能對周志堅形成逼宮的局面了。

啊……校園權力鬥爭好好玩!

江森麻溜地填完表格,胡震拿過掃了眼,先誇一句字寫得漂亮,然後說道:“我這邊是半月刊,周一你實驗室掛牌,我這邊的這個項目,就同時轉過去,十五號文章就會出來。”

邀功邀得很含蓄。

但江森還是很敏銳的,馬上道:“剛好我們《東甌日報》的潘達海主編明天也要過來,您看這個專訪,是在學校裏做,還是約個更安靜點的地方?

不然叉叉酒店也行,我們國家隊包了兩層樓。”

胡震立刻露出喜色,還假裝矯情了一下,“太慚愧了,其實也還沒做出什麽大成績……”

……

“這個胡教授,做人挺上道啊。”跟著江森從頭到尾跟過完這個項目的袁傑,從二號樓裏出來的時候,表揚了胡震一句。

“是,分贓手法一流,是個好領導。”江森笑著回答。

文章五個作者署名,胡震這個通訊作者不算,郭剛的一作純屬交易,陳布達是要給郭剛撐腰出頭,剩下還有兩個,三作是陸小娜,四作是江森自己。

這就很耐人尋味。陸小娜家裏是幹嘛的,江森不知道,但陸小娜和四季藥業的關系有多密切,江森卻一下子就能想到。四季藥業是申城醫藥圈的地頭蛇,胡震賣陸小娜面子,就是賣四季藥業的面子。接下來自己想拿四季藥業開刀,滬旦內部,怕是會阻力不小。

嗯……算了,先不想這個。

實在不行,可以講價的。

凡事都可以講價的。

畢竟自己不是要四季藥業的錢,也不是要他們的命。

只是要他們的營銷渠道和生產線而已。

只要能先讓二二制藥的生意轉動起來,他甚至不介意,讓四季藥業再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再多占點小便宜。

要抓主要矛盾!

一定要抓主要矛盾!

“我們現在去哪兒?不回宿舍嗎?”江森摟著安安的肩膀,沿著和宿舍區相反的方向走,跟在江森身邊的袁傑,不由奇怪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