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暗湧 太子妃代帝放彩燈。(第2/3頁)

故而,各自行事更加謹慎仔細。

而這日午後時分,已經兩月有余未入宮的齊王殿下,受宣入了宣政殿。

李濟安坐在禦座上,斂神瞧了會這個小兒子。

“陰家長女尚未婚配,你可要再考慮考慮?”李濟安示意大監將案上一封奏章拿給李慕,“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久遠。安西候沒有多少日子了,故而厚著面皮為他長女謀個後路。中秋那日,退婚書出自你手,如今他們執著了些,倒也不傷顏面。”

“朕亦覺得甚好,他家長女擔得起一個王妃的名頭。”

李慕合上奏章,面色卻不太好看,片刻道,“便是兒臣願意,陰氏也未必願意。”

“只要你願意,朕賜婚便是。”李濟安飲了口茶,指了指一側座塌,就你我父子,坐吧。”

李慕依言坐下,亦飲了口茶。面上有幼時的沉默和隱藏的不太好的惱怒。

喜怒皆形於色。

李濟安甚是滿意他這一點,自小便是如此,一眼看得到頭的心思。他辨來不必太費力。

自然,對一個君主來說,這還需改改。

“昨個,她帶人來求兒臣了。”李慕面聖時稍稍理正的儀容,又現出三分頹色,“兒臣同她敦煌一路過來,一點戰場並肩的情意,且成全了吧。”

話音落下,他自嘲地勾了勾唇角,“愛而不得的味道,兒臣體會了多年。”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李濟安一時沒有接話。

心中卻有幾分滿意,原是昨日陰氏長女入齊王府,為了這麽一遭事。觀其神色,倒是不像說謊。

“這丫頭倒是有幾分意思,且說說要你如何成全?”李濟安從龍椅下來,坐在李慕上首,完全是一副父子閑聊的畫面。

李慕往後退了退,以示恭敬,只擡了擡手中奏章,“大抵是知曉了其父上奏一事,求兒臣……”

“求兒臣莫應。”李慕話語落下,手中奏章遂也“啪”地擱在案上。

“胡鬧!”李濟安道,“這安西候之女好大的臉面!”

“父皇,兒臣本也無心,何必綁成怨偶。”李慕不自覺地揉了揉眉心,“就這樣吧。”

李濟安眼風掃過他,心又多放下一分。

李慕眉宇間竟是不耐與疲色,加之方才扔奏章之舉,當可看出他對陰氏的不滿。

奏章何物?

若非心中實在不快,失手發泄,他如何敢這般不敬。

細想也對,青梅竹馬再次所孕他人之子,眼下又逢曾經結親的女子前來求他成全與別的男人的婚事,便是再怎樣沒動過情,心裏多少是被堵著的。

而李濟安放心,原還有一重。

李慕雖交出了西北道八門的兵甲,然還一個有陰氏讓李濟安忌憚。安西候為表忠心,自是早早便奉了牌令。但李濟安亦是聽說過,其長女掌兵多年。故而難保其除了明面的護族兵甲,沒有其他私兵暗衛。

只是這一刻,即便陰氏女當真還有兵甲人手,他亦不在乎了。

陰氏女如此開口求人,實在大傷一個男人的顏面。

“行了,且回去歇著吧。”李濟安面上浮起淡淡的笑意,“今歲又要過去,來年什麽都是新的,時間總能抹平一切。”

“兒臣謹遵父皇教誨!”李慕起身叩首。

“還有,今歲賀歲,且用心給你阿娘備禮。昨個她還念叨你!”

李慕頓了頓,一時沒有說話。

“念你年歲上長,卻還孑然一身。”李濟安道,“你阿娘到底關心你的,且低一低頭。”

“自回長安半年有余,你可從未踏入飛霜殿。為人子上,可是失禮了。”

“父皇說的是,兒臣知錯。”

“知錯便改!”李濟安拍了拍他肩膀。

無有帝王威嚴,盡是慈父模樣。

李慕頷首退去。

直到人影遠去,李濟安叩指在桌,神色愈見放松。

“陛下!”禁軍首領杜逢山從偏室轉出,只輕聲道,“齊王殿下手中還有僧武卒,不得不防。”

“那些個僧人不是在邊關,便是在各關隘。如今他在府中,行動受阻,能發出的命令左右都在皇城中,出不了長安。”

“朕本想著,他許會向陰氏借兵,看眼下也不可能了。”李濟安笑了笑,“年輕,到底少了些忍耐!”

“那、蓬萊殿眼下且都是齊王的人,可要宣旨撤掉些?”

“且隨他!”李濟安道,“不能逼太急,他左右便那點盼頭,等他自個想通了,自然會撤。如此讓他耗著人手,也是好事。”

還有一句,他沒說。

但願太子早些滅了湯思瀚,安了他和他的心。

思至此處,李濟安不由想起近日夢魘,全是昔年皇姐面容。

他負手至殿外,眺望蓬萊殿的方向,只喃喃道,“朕賜了阿曇上元夜放花燈之舉,乃無上恩澤。只要阿曇不胡鬧,安心做我皇家兒媳。皇姐這點血脈,朕自會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