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二合一 主動歸順,大獲全……(第3/4頁)

向外延伸最多的一處,加起來甚至都有七八個城池的距離了!

***

在城靜楓的安排下,許多與水庫相關的前涉準備步驟,都被安排在了邊疆附近的城池裏。

雖然她只將這部分活傳到了火車能到的邊界,但是接到各種活的人,不管是官府,還是商人,都不約而同地將這些活派送向更靠近邊境的地方。

不說別的,單單是人工費,就便宜了不知道多少!

在城靜楓的調度下,盡管邊疆收攏了不少前來投誠的百姓,但是已經還是維持著基本的秩序,物價糧價工價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唯一有所變化的,應該就是駐守在邊關的軍隊,變得忙碌了起來,練兵也變得更多了。

要警惕難民的成分,要隨時處理難民的暴動,不過他們都沒有戶籍,走不了多遠,也算是不難管理。

一切就這樣很自然的維持了一個詭異的平衡。

從各國逃難過來的人,都無比珍惜現在的生活,不敢有更多的要求,畢竟理不直氣不壯。

各國對這種情況都有些焦頭爛額,甚至有心無力。

別說出兵還擊了,連自己國家那些難民向外突圍都攔不住。

即使殺雞儆猴,也沒有太大的效果,甚至加劇了向外突圍的速度。

樺國西邊到南邊這一段,各國逃難來的百姓,正在悄無聲息的承擔著水庫修建前的準備重任,努力換取糧食,維持最基本的生活而不至於被餓死。

在樺國呆的時間越久,各國百姓們別的心思就越淡。

看著眼前這些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東西,心中趨利避害般的產生了歸屬感。

這種變化,火車當得起這個首要功勞。

在運送完涼州軍去攻打匈奴之後,每一輛火車,就都回到了屬於自己的鐵軌上。

五條幾乎遍布全國的火車,同時開始運營,帶來的效果,簡直是肉眼可見的。

就像是曾經城靜楓在涼州,用水泥路將附近的幾個城池都連起來了一樣。

五條主要的火車線路,將整個樺國的領土牢牢地抓在了一起。

有了火車,各種原材料的運輸,都便捷了很多。

全國各地的廠房,材料運輸成本這一塊,幾乎直接降到了原本的一半。

原價不變的情況下,盈利的速度就像是插上了翅膀。

橫跨全國的交通便捷,影響真的是方方面面的。

每一條主幹道上延伸出去的支線,更是讓這種便利加劇了不少。

商人們聞風而來,利用火車的便利,將自家商鋪開遍全國,或者將自家貨物推向全天下。

遊學的學子們,也有了更加安全和便捷的途徑。

行千裏路的見聞,所學到的知識,還真的一點也不比讀萬卷書少。

在城靜楓有意識地調控下,火車將各種京城中的發展,盡量同步到了全國各地。

雖然地域的影響導致的發達程度不同難以避免,但是也極大的帶動了全國各地的發展。

尤其是原本或者貧窮,或者苦寒,或者落後的邊關。

火車帶來的便利,像是乘了一股風,直接從邊關吹到了各個小國。

已經過來的百姓羨慕不已,努力表現,想要更好的融入。

還沒能成功過來的人,想法愈加濃烈。

不過要數壓力最大的,還是各國的朝廷了。

當初激動到瘋狂的難民,一分為二,到邊關的這一部分,已經陸陸續續到達,甚至成功跨過邊境線,去往皇城的那一部分,也慢慢堵在了皇城門口。

金禮國的皇城,就像他們的國家的名字一樣,被裝點得看起來富麗堂皇。

像是一個被精心包裝好的禮物,光鮮亮麗。

不過現在被難民圍城,就像是一塊散發著誘人香氣的黃色奶酪,被黑黝黝的螞蟻軍團給包圍,密密麻麻。

城裏的人出不來,城外的人也進不去。

甚至在遲遲等不到回音的時候,還有原本落草為寇的人,開始煽動大家一起造反。

“這樣的皇帝,我們不要也罷。”

“當初樺國皇帝從涼州起義的時候,就放言‘能者居之’,我們金禮國也要一個有能耐的當皇帝。”

“人家樺國當初幹旱的範圍更大,幾乎幹旱的範圍就有我們全國這麽大了,但是現在不僅好好的,還比原來日子更好了。”

“當初就不該往京城這邊來,直接去邊疆多好,說不定現在都跟著他們一起過去了。”

圍在皇城附近的難民,情緒本來就不穩定,是帶著怒氣和討個說法、甚至是造反的心來到皇城腳下的。

現在被一挑撥,愈發地怒火中燒。

有極端的人,甚至提出了放火燒城,然後他們上位,直接投奔樺國的想法。

隨著天氣一天天變冷,降低的氣溫沒有降低難民的躁動,形勢反而更加嚴峻了,朝廷的壓力也一天天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