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墨頓買種

任誰都知道一年三熟的水稻對於大唐來說有多重要性,大唐人口眾多,糧食危機一直存在,尤其是在這個時代,天災頻發,百姓饑不果腹的大有人在。

尤其是北方,若不是京杭大運河開通,南米北運,這才稍微緩解北方的糧食危機,但是誰也不會嫌棄糧食多。

哪一任王朝也都知道糧食的重要性,只要有糧食,百姓餓不著,那皇朝的統治就將極為安穩,歷朝歷代哪一個王朝滅亡不都是讓百姓民不聊生,活不下去了,這才揭竿而起,起來造反。

有此良種,至少能夠保證大唐百年內糧食無憂,這等潑天的功勞可以說人人心動,然而卻被墨頓拔了頭籌,眾人只能艷羨,然而今天卻殺出一個截胡的。

“這不是西域大會,墨家子所說的那種水稻麽?”大殿中的官員議論紛紛,指著太監擡上來的一袋稻種說道,甚至蘇令儂早已經急不可耐的撲上前去,親自查驗。

當日,西域大會之上,墨頓重金相誘,柔佛商人貪戀財物這才爆出柔佛國有此一年三熟的水稻,當時傳遍了整個長安城,眾人都有所耳聞。

“不錯,這就是西域大會之上,柔佛商人所說的一年三熟的柔佛水稻。”馮智戴昂然道,他只說是柔佛商人獻出,故意淡化墨頓的作用。

“一年三熟的水稻竟然是真的,若是能夠推廣恐怕那將是我大唐之福呀!”群臣驚呼道,看向馮智戴的眼神頓時多了幾分玩味。

“此乃墨頓首先在西域盛會上引誘柔佛商人說出,如今卻被馮智戴獻出來,這其中的是非曲折,恐怕讓人深思呀!”

馮智戴不由得露出得意的笑容,當日西域大會的事情傳到了他耳中的時候,頓時怦然心動,別人對此水稻半信半疑,但是他馮家五代世居嶺南道,自然知道水稻越往南,成熟的越快,此一年三熟的水稻極有可能為真。

柔佛國乃是南海諸國,嶺南道又是唐朝的最南端,可謂是得天獨厚。他馮家地位尷尬,一方面為朝廷所重用,把控嶺南,另一方面則又被朝廷防備,他作為馮家嫡長子,留在長安城作為質子就是最好的證明。

若能為親自取來此優良稻種,定然能夠立下大功,定然能皇上面前一表忠心,甚至讓他回嶺南也並無不可。

他雖然在長安享受榮華富貴,但是必經是客居他鄉,哪有在嶺南道呼風喚雨,來的暢快。

於是他親自寫信,快馬加鞭趕往嶺南道,說服馮盎以最快的速度,從柔佛取回柔佛水稻。

馮盎一聽此事,欣然應允,此事若為真,那他馮家定然立下大功!此事若為假,那他們還並沒有什麽損失,頂多白跑一趟,風險小收益大。

他馮家並不缺少財富地位,缺少的正是向朝廷表決忠心的機會,而此刻一個天大的機會就擺在他的面前,他豈能不牢牢抓住。

而且嶺南之地,不乏跑海客商,當他派遣商隊前往柔佛之時,果然在當地打聽得到,的確有一年三熟的水稻。

頓時欣喜若狂,運回嶺南之後,毫不停息,快馬加鞭運到長安城,趕在李淵大壽之時,進獻給朝廷。

至於墨頓,在他們看來只不過一個黃毛小兒,事關自己家族幾代人的利益,得罪墨家子也在所不惜,畢竟自己是國公,而墨頓只是一個侯爵而已。

“利益動人心啊!”

滿朝的權貴頓時心中一嘆,不過他們心中明白,面對如此大的功勞,誰能把持住呢?甚至有些人心中哀嘆,自己為什麽沒有早想到呢?而是被馮盎這個老狐狸提前搶了功勞。

“據我等所知,柔佛水稻可是墨頓當時用重金相誘,柔佛商人這才說出,馮家貪功自居可不好吧!”坐席上程咬金突然高聲道。

李世民頓時用審視的眼神看著馮智戴,馮智戴心中一慌,頓時知道如果自己撒謊,恐怕會被皇上不喜,坦然的點頭道:“不錯,此柔佛水稻的確是墨侯爺首先發現,然而微臣卻深知此等水稻對大唐何等重要,若有此稻種,我大唐百姓再也不會忍饑挨餓,如此重要之物,豈能假借於唯利是圖的商人之手。”

馮智戴偷換概念,他雖然承認墨頓的首功,但是卻故意對墨頓雞蛋裏挑骨頭,挑出墨頓的錯誤,認為墨頓貽誤時機,為自己臉上貼金。

馮智戴此言一出,不少大臣頓時紛紛點頭,這個時代實在是商人的地位地下,名聲不好,對大唐如此重要的稻種竟然決定在商人的手中,這讓眾人心中頓時偏向了馮智戴。

“微臣放心不下,輾轉反側,於是就讓寫信給父親,讓他第一時間從柔佛國換來此良種水稻,立即送往長安城來,獻給太上皇作為壽禮。”馮智戴振振有詞道。

“此乃朕收到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