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遊寒村才是你永久的家(第2/3頁)

果然,讓羅峻熙問著了。

禮部大人先說,這回禮部下來好些官員去往四面八方, 一共才選出十個家族被賜匾,特意舉了幾個例子, 那些家族都為皇朝做了哪些貢獻, 有的甚至是幾朝望族,就差說你家真是這十個裏底子最薄的了, 能被選中極為天時地利人和啊。

要知道,一旦被選中,那真的是會福澤幾代。

別人再提起,就會成了什麽江南姑蘇氏,魯州孔家,北方望族左家。這都是並肩的。

其實羅峻熙咋可能不懂呢,他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他是舉人啊,他有些方面一定是比左家其他人看的長遠。

史書上,有些皇後、王妃或是高門兒媳都愛在這種被賜匾有一世清名的家族裏選。

所以說,這皇上親筆賜下的匾額,比起千金萬兩、比起他兩位姐夫得了從四品官位都要重。

“秀拔天池”四字,性質不一樣了,才是讓左家能被世家高看的關鍵。

接著,這位禮部官員,才含糊說起楊滿山能成為近衛軍的原因。

在這個原因裏,也有朱興德和譚老將軍極為看重的義子譚大洪為何會去虎賁營。等於是一氣回答了倆問題。

不過,就是有些含糊,因為回答這種問題等於帶著自己的觀點。

禮部官員說,近衛軍關乎皇上的生命安全,位置極為重要。但是由於先皇在位時,比較看重出身,近衛軍基本上全是高門子弟。

後來發生了一些事情,到了新皇這裏,新皇就打算改革了。

羅峻熙邊嗯嗯附和,邊隨著這番話,在心裏腦補著一出大戲。

羅峻熙心想:恐怕不是先皇看重出身吧,先皇是晚年拿那些世家沒辦法了,有些位置就得給某些人。一家又有好些子孫。這裏塞一個,那裏塞幾個,年頭一長,得,關乎自己安全的近衛軍都亂了套。

而禮部官員說的後面發生一些事情,能是啥事兒?

結合他以前聽來的,一定是在先皇駕崩那陣出現過宮亂,甚至這裏面都有世家子近衛軍的摻和,非常危險。

所以太子才會在即位後,既有戚戚然,又有下定決心非得整頓的想法,這才會啟用像他二姐夫這種寒門子。

慢慢的,全是他二姐夫這種,也就等於全是衷心於新皇的人。

而那些被替換掉的世家子怎麽辦呢。

羅峻熙猜測,新皇還不敢一人對付所有士族,他剛剛繼位,一切要以朝綱為重,更何況有些士族,新皇還要繼續重用呢,並沒有放棄那些世家子弟。那樣沒法對忠臣重臣交代啊。

甭管做官還是做皇上,知人善用才是大道,堵不如疏。

然後這就有了新組建的虎賁營。

至於為何會選中譚大洪和朱興德做搭档。

羅峻熙認為:

皇上應是看重了譚大洪一身功夫和帶兵遣將的能力。

同時,應是譚老將軍或是誰、甚至很有可能是好幾位貴人比如唐大人都算在內,他們都有提及到他大姐夫很會統籌安排。

他大姐夫身上有站直從不趴下的強硬,該硬時很硬。

也有能耐擺弄人的圓滑,這叫該軟時很會攻心。

要知道手底下全是紈絝子弟可不好管啊,本事人心裏稍微不夠強大,自尊心再強一些,可能就會被底下人起哄氣走了。

而要是比家世考慮統領職位,手底下總會冒出比帶兵人家世好的手下,比方說,皇上最近要重用哪位官員,那官員家的子弟就會身份顯赫起來。一段時間一個,這誰受得了。

所以幹脆不破不立,直接選寒門出身的統領。

這種出身的領軍人,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敢訓人。也能放得下架子去和下面人談,去和下面人打成一片。

而以上,羅峻熙在短時間內全部猜中。

這才有了由朱興德去當“政委。”

戶部沒有搶過兵部,新皇直接圈中了朱興德的名字。

新皇心裏盼望朱興德和譚大洪能打配合,三年五載過後,能將各世家大族裏不成材的子弟全部大變樣,給他一支真正的虎賁營。

甚至由於隊伍裏成員的出身全部是高門子弟,走出去,新皇希望是一支能滲透各方面的奇襲隊。執行一些普通隊伍的兵將根本裝不像也執行不了的任務。要絲毫不遜色於他的近衛軍。

……

當夜,在送走所有官員,在左家人許諾過兩天就擺流水席後,遊寒村才徹底靜了下來。

但那都是表面的,各家關上門,那個後勁兒就別提了。

有多少人家討論著同樣的一句話:“下回再見左家人,咱是不是要跪了?”

“嗯,撇子那幾位女婿往後從京裏回來,咱指定得跪了。”

“但問題是出息成這樣,左家人還會回來嗎?”

“會回來的,左姓人全部跟著借了大光。咱這屬於一個族裏的人。撇子成了族裏中間的枝子,族譜要沿著人家寫啦,而咱這村往後就叫左家祖宅了。祭祖、上墳,丁憂,像是誰死了,撇子沒那天得埋在這裏,都得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