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左牽黃右擎蒼(第2/3頁)

德子的姥姥和二舅就比羅家親屬強出許多。

像是明知道德子已經回來了,可能還會有大出息了,居然沒來。

倒是上次來串門,德子的姥姥知道外孫也出去送糧了,還是自己作的,主動提出要送糧。居然在扔下小狗、帶來的粘豆包後,私下裏非要塞給小稻五兩體己銀。

當時那場面互相撕吧的,就跟要幹起來似的。

小稻死活不要。

老太太死活要給,說是心意讓別吵吵,以免被二兒子聽見。可見沒人知道她偷存五兩的事。

且那老太太對小稻單囑咐過,看你吃住在娘家,德子還惹禍給你兩位妹夫也帶走了,我是真怕你爹娘看不上他。擔心你兩個妹妹也對你沒好臉色,就想著,這點兒體己錢給你,萬一德子不在家,你缺啥少啥能不短手。差一不二的,就給娘家買點兒啥吧。

總之,德子的姥姥,那位老太太有自己的一套思維。咋解釋都解釋不清,有些事情還不能實話告訴她。就這麽的,小稻只能收下銀錢。

等到大女婿回來後,她大閨女急忙告訴德子:“姥姥來了,還從棉褲裏掏出五兩熱乎乎的銀錢,那五兩錢零散的呀,你都想象不出她是怎麽藏的,而且棉褲裏也不是棉花呀,我看有好些柳絮。那都不暖和。”

所以大女婿沒等年後就去串門。

朱興德帶著足足的新棉花,給老人買的新年衣裳料子,又拉著不少白面大米,讓小稻將那金銀首飾都戴上,再抱著甜水趕車去西山鎮榮歸故裏了。

至於老二滿山和小豆是今兒一早趕車去縣裏逛街。

一方面滿山要去縣醫館拆線,他胳膊傷縫了好幾針,再給六子捎些藥。

走時就說,順便還要逛街,買些年貨,從成親到現在小兩口沒有一起溜達過,想去縣裏飯莊開次葷,晚上不用等吃飯。

本來白玉蘭是不太贊同的,開葷就在家開唄,為孩子們回來老頭子都殺豬了,殺豬菜排骨家裏都有。但擋不住她有個敗家娘。

小豆才說完,秀花就舉雙手支持,還大方地給了贊助誇獎道:“對,小兩口就該這樣,年紀輕輕的,往後嘗新鮮啊長見識啊,第一次都要一起來,到老了,記性不好想不起來,還能有個伴幫你回憶。沒事兒多溜達,噯,就溜達。要不然拼了命的想出人頭地、想多掙錢為幹啥呀?人都是吃五谷雜糧還俗的,那多少得會享受享受。”

要秀花這種思想,如若朱興德是與生俱來的出息後不想錦衣夜行,那受秀花潛移默化影響最大就是羅婆子。

這不嘛,白玉蘭懟走了羅峻熙的伯娘,進院先和羅母聊幾句是怎麽懟的,聽的羅母嘎嘎樂。

但轉回身坐炕上,羅母接下來就忍不住抱怨了。

羅婆子一邊喂胖孫子,一邊沖白玉蘭道:“瞧你那姑娘姑爺,我真是不知道該咋說他倆,沒一個人聽我的啊。趕明你說說他們,一早上我那麽囑咐穿好的,不行把你那簪子啊借來戴戴,全當耳旁風。小麥和稀飯兒就穿那布衣裳走的,我攔都攔不住。看看人德子壓根兒不用囑咐,那稠衣裳就知道讓你家大閨女穿上。我家這倆可倒好,說什麽要謙虛點兒。”

在羅婆子看來,好不容易做了舉人老爺夫人,憑啥要低調啊?

那都沒有高調過,談什麽低調。

人家那是有過高才會想著低。

白玉蘭笑:“我看你這是,又不怕誰上門占便宜借錢了?”

羅母振振有詞:

“我不能因為怕就藏藏掖掖的,憑啥呀?我已經偷偷摸摸太多年了。

那時候,真的怕自家沒本事還沒有什麽壯勞力再露富被人害了。

可是眼下不同了,咱終於等到沒偷沒搶靠自己有本事的一天。小麥又是第一次以舉人夫人的身份去見羅峻熙的先生。”

說到這,羅婆子一頓,又憋不住笑道:

“再著,比起怕麻煩,我這人還是……嘿嘿,很虛榮的。

我更稀罕曾經瞧不起咱家的那些人,這回睜大眼能好好看看,咱現在行啦,一招中舉就是吃的穿的極好,你們眼紅還拿咱家沒辦法,想想多解氣。

奈何這倆孩子不知道給我漲臉。白瞎我特意給他們做的緞子衣,繡鞋,你瞅瞅,多帶勁。”

羅母翻出給小麥做出的新繡鞋,非要塞給白玉蘭看。

白玉蘭冷靜評價:“他倆是騎馬走的,穿這玩意兒凍腳。還是等到天暖再顯擺吧。”

但不得不說,人是衣裳馬是鞍。

大多數的人在不了解的情況下,還是會先看穿戴去評價人。

此時,小麥被安排去了後院,見了羅峻熙的師母。

師母年紀大了,沒有比美的心,並且早先就知道羅峻熙是寒門出身,那個娘摳的啊,很拿不出手,娶的也是門當戶對的農家姑娘,所以並沒有露出意外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