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擦肩而過(第2/3頁)

棉甲以棉花七斤。

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幹透收用。

其長處被雨淋濕不重,不發黴不爛,不是非奔著他們來用矛硬紮致命,只遠遠用箭射擊,應是能僥幸射不死。

朱興德問羅峻熙:“那書叫什麽小品來著?反正,大人,草民家甭管發生啥事兒,草民的小妹夫都愛先翻書。這才有了提前準備好的棉甲。”

羅峻熙上前解釋書名,說是安朝時期首輔朱大人所著寫《湧幢小品》,其棉甲在安朝廣法戰役大為流傳。

想著前線都不夠泡釘和鎖子鐵網等護身衣,鐵在戰爭時期應該用在刀刃上,他只能去翻書,查找農家能置辦起的。

朱興德接過話道:“大人,實話說,其實也置不起,所以銀錢是……”

張大人沒想到,運酒人的棉甲,是由遊寒村等七個村莊百姓集體湊的。

“你們那個村莊叫,遊寒村?”

“是的。”

別說張大人在聽完這一系列的介紹後,再看向朱興德等人眼神變了,認為這幾人有勇有謀,做事縝密。

連李知縣在聽完後都感動了。

李知縣算是聽明白了,遊寒村等七個村莊自制傷藥、自制多余幹糧、自制護體棉甲等等事宜,無非就是不想給官府增添任何麻煩,有困難通通都是自己提前解決。

急他所急、想他所想。甚至一切困難先安排到前面。

看看人家這奔赴前線的態度。

這是一群不可多得的人。

而接下來的發展,讓朱興德、楊滿山、羅峻熙完全在狀況外。

他們不意外會被提拔重用,想必之後一路上會被征詢他們的意見。也終於不用再聽吳忠之流的訓誡,快了慢了的,連掌管運酒隊伍怎麽前行的權利都沒有。一天天訓的他們跟三孫子似的,真拿他們當被征的普通腳夫了。

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朱興德口才太好,一番話說完給張大人和李知縣整激動了。

吳忠帶刀站在三樓喊道:“全體集合,準備出發!”

噯?

朱興德慌了,不是下雨沒啥事兒嘮嘮嗑嘛,怎麽就走了。

別的。

李知縣勸解張大人:“大人,您這還冒虛汗呢。”

張大人擺手不讓再勸:“無妨。”

作為戶部官員,深知前線打仗打的其實後備物資。

他此次受皇上之命,別說只是拉肚子了,就算是死也要在第一時間將糧食、藥品、禦寒裝備、武器送到。

如此,才不負皇命和像遊寒村等百姓之托,還百姓太平之世。

五十多歲的戶部張大人,推開身邊隨從攙扶,用一種奉獻精神支撐住自己發軟的兩腿,咬牙一個翻身頂雨上馬。

朱興德、楊滿山、羅峻熙站在外面看到這一幕麻了。

羅峻熙說:“大姐夫,你說過勁兒了。”

朱興德:“……誰能想到這麽不扛忽悠啊。”

楊滿山總結陳詞:“說說咋整吧。”

接下來該咋整不知道,也沒空容他們湊頭多商議。

只知道吳忠以及張大人身邊的另一位隨行官員,來到仨人面前,安排給他們仨新的身份、新的任務。

朱興德被安排到統籌前列,也就是開路且有資格騎馬的官兵隊伍裏。

這些人主要負責在前方看輿圖帶路。

張大人和李知縣雙雙認為朱興德有指揮之才能,最可貴的是此人還觀察做事心細,很適合在最前面。

而羅峻熙是被叫到了官員身邊,編成了張大人隨行手下裏,這個隊伍在朱興德那一隊身後,羅峻熙和太醫等人在一起前行。

李知縣做好事不留名,在羅峻熙還沒向張大人坦白他還帶個媳婦來呢,李知縣就對身邊隨從耳語,將左小麥安排到羅峻熙身邊。如此,羅峻熙伸手給左小麥的臉上的面罩又捂嚴實一些,也就暫時不用費事兒多解釋了。

至於楊滿山也被安排騎馬了,成了後側隊伍的巡邏官。

最後面隊伍就是釀酒隊,楊滿山特意留在這裏伴著隊伍騎行。

而釀酒隊由於沒了朱興德等人,押運頭車和尾車,跟住前方糧隊的領導者自然而然成了二柱子和六子。

本來二柱子想去最後面守尾,因為他德哥說了,被襲擊有危險也有可能是從最後面來呢,可是六子沒讓。

六子說:“你心眼子不如我多,你就長個吃心眼,還是我去吧。再說二哥也在,看他騎馬的架勢,就知道他會一直守著大後面,你放心。”

一看六子就是二柱子親人。

柱子立馬大方地將隨身綁的幹糧袋子給了六子,“你沒事兒就吃。”

反正幹糧是白得的,全是那些大夥吃了拉肚子不敢再食用的大餅子。

這些幹糧算是加餐了,要不然隨著官方隊伍吃飯,一頓才給發倆饅頭,一天發一碗照人影的水,根本吃不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