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心平氣和(第3/3頁)

孫氏和李氏開了個好頭。

朱興昌和朱興德哥倆有沒有欣慰不可知,反正朱老爺子卻是肉眼可見的變得高興起來。

對,一家人就應該這樣。

當哥哥弟弟的別去計較多幹少幹。

當嫂子弟妹的,心裏更要有個謝字。別應當應分的像誰欠你似的。

在朱老爺子看來,只要有那個態度在,一切都好商量。

所以,他喊了聲:“老大媳婦啊?”

朱家伯母立馬應道:“是,爹,哪裏用得著她倆從我手裏買雞鴨,那成了啥事兒?咱家養那玩意兒不就是為了自己家人吃的嗎。你老放心,我會比照著春耕的夥食張羅。不會讓孩子們肚裏虧了油水。而且她倆要釀酒,讓她倆在家換班做飯再去地頭送飯洗洗涮涮,我卻能下地幹活。我放荒還是把好手呢。”

朱老爺子嗯一聲,沒想到這個態度也是相當不錯。難得的有了當長輩的樣兒。

大旺二旺等半大孩子們直喊:“太爺爺,我們更能幹得動,我們幫爹和四叔幹活。”

蘭草頭回心裏很是敞亮,娘家好久沒這麽心齊了,聽大夥坐在一起全都是好態度嘮嗑,感覺再累都值得,接過話道:“大哥,四哥,那還等啥呢,咱扒拉口飯後就去看看抓鬮那片地唄。等著,我這就去熱口飯。”

就在大夥說的正熱鬧時,有一個不太受歡迎的人出了屋。

汪氏憨著臉,賠笑道:“其實我也能幹,我好差不多了。你們要是不放心,我可以在家挖坑。”

挖啥坑呀?

挖地窖燜子。

靠她一人挖深地窖那是吹牛逼呢,她指定幹不動,三四個大老爺們想挖口深窖還需要兩三天呢,更不用說她下面還見著血。但挖淺地窖燜子卻是沒問題。

為此,汪氏連忙解釋:“別小看那淺地窖。人家我娘家以前菜多時為多存些新鮮菜,到了秋後會連秧子帶菜稍稍在外面晾一晾,風吹一吹,然後一起放在地窖燜子裏,上面放一層幹草,帶著秧子存放能一直吃新鮮菜吃到入冬裏,真不會爛。這事兒我記得真亮的,有回我娘家弟弟尋思試試,入冬背了些帶秧子的菜去了趟城裏,你們猜咋的?那個月份太少見,媽呀,他還誤打誤撞賣了掙到錢了呢。”

大夥:“……”你這一副像沒事人似的和我們嘮嗑,心態是真好,搞得你不覺得咋地,我們卻有點兒尷尬。

打破尷尬的氣氛的是朱老爺子,“那行,那你願意挖就在家後院挖吧,正好今年菜多,地窖放不下。”

朱老爺子說完就起身收拾東西去了。

大家都誤會了,還以為老爺子是不想等吃飯,先要去地頭看看。

卻不想,老爺子夾著他的小包,拄著他的小棍,邊走邊道:“我看咱家這面安排的挺好,那我就放心走了。我去德子嶽父家看孩子去,想必那面會挺忙。沒人看我曾孫女和滿山家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