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3頁)

“那你給我全包上吧。正好柱子他爺的個頭和我差不離兒。”

白玉蘭停下動作:“可是,他家能沒有裝老衣嗎?一般老人到歲數了,就算再困難,家裏也會提前幾年陸陸續續給準備上。我怕咱給拿了,他家明明有,到時卻裝傻。”

白玉蘭認為她絕對不是小人之心,是那一家子人絕對能幹出來的。

左撇子擺手道:

“唉,讓你拿,你就拿吧,這時候就別想那些了,先可著去世的老人來。

柱子他那幾個叔伯不是那種特別孝順的人,兒子都指望不上,還能指望兒媳婦們提前幾年給準備裝老衣?

我先帶著,到時看情況再說。

要是真沒有,咱總不能抓瞎,總是要讓老人體體面面的走,比啥不強。”

白玉蘭一聽,也對。

所以她不僅將那塊裝老衣料子給了左撇子,而且還挑選出一塊最好的鞋面料子。

鞋底她是沒辦法了,咱家沒有現成的鞋底。

實在不行,只能讓二柱子的伯娘嬸娘現做了。

外面,在朱興德將大門打開,要將牛車拽出去時,秀花忽然出來攔住他:“德子,你等會兒,我有樣東西要給你。”

“什麽?”隨著問,朱興德打開了外婆遞來的兩張紙。

朱興德粗略看過後就愣了一瞬,望著面前矮他兩頭的外婆:“這是啥時候寫的?”

秀花眯眼回憶道:“前幾個月吧。不止柱子他爺寫了,凡是在咱家幹活受重用的,且家裏沒分家的,我怕將來有破爛事兒的,我都趁著那些老人在給我送菜時,依次讓他們寫下這個字據了。也得承認,他們能配合是心裏有這些孩子們。唉,要不然憑啥這麽大個事兒會聽我的。”

朱興德手中這張紙,赫然是一份協議。

協議上寫的極為細致,從發工錢,該由誰來取,一直到老人去世怎麽辦,家裏該怎麽分家,這裏全都有。

比方說柱子這張紙上,就有寫到:

柱子爺沒去世時,雖然沒分家,但是柱子的工錢,只能由柱子本人支取。

任何人不得以沒分家、家裏很缺錢、出大事故了需要銀錢等理由代替柱子支取工錢,以及不得以柱子名義在外借貸。

只一個領取工錢就能如此,更不用說分家了,好些條款。

其中有一句話是:關於分家,或是關於柱子爺在分家前去世的處理方式,不得將柱子在分家前,在外所得收入,並入分家前財產總和中。

從這話上就能看出來,柱子那些叔伯嬸娘堂哥堂弟,甭打算在分家時提出,先將柱子在外面掙的那些錢拿回來再分。

是啊,要是那樣做,是柱子不合適。

那一家子有啥啊?攏共就幾畝地,幾間破瓦房,可是算上柱子那些堂哥堂弟幾十口人一起分,柱子很可能到最後連半畝地都混不上,連個小單間也分不著。

倒是二柱子能往家裏拿回大幾十兩,讓別人給分走。

雖然朱興德不可能認下這個虧,畢竟有給柱子蓋的房子支在那裏,就說柱子掙的錢全用在那個新房上了,但是其實麻煩事還是有的。

比方說,那一家子要是有人真不要臉起來,非說左家給柱子蓋的新房也等於是分家前的財產,要給他們勻點兒,還別說,朱興德還是要用點兒心思才能擺平的。

先不提這份協議,只提眼下,朱興德望著秀花很感動。

外婆為這個家,背地裏要操心這麽多,連這個都想到了。

倒是秀花沒覺得這算啥。

她都走一步看十步聰慧習慣了。

秀花只顧犯愁道:

“就是不知道那一家子會不會認。

本來吧,我還尋思等到新房搬遷時,再讓你五爺爺幫柱子爺給寫個補充協議,由柱子爺按手印、葫蘆畫瓢簽個名,補充一下柱子爺是搬過來和柱子住啊,還是往後怎樣。

我知道他那人,那位老爺子沒敢寫完這個就早早告訴家裏人,是怕將他攆出去沒地方養老。那柱子新房有了,也不差他口吃喝,不就不用再怕了?

總之,到那時最後徹底定下來,連著這一份一起拿給那一家子看,然後再多叫上他們村一些人作證,這樣一口氣辦下來才叫最終不用費口舌。沒想到,他人忽然就沒了,唉。”

人算不如天算。

這是秀花今日的第三次嘆息。

人到了一定的歲數,不願意面對誰死不死的事兒。

秀花強打起精神道:

“所以這東西沒經過他們村裏正見證,很多人也不知曉,他們有可能會不認。

我想告訴你啥呢,但是咱不怕啊,因為這玩意兒它是真的。

條款是你五爺爺當初寫的,可手印和下面那散花子似的簽名,確確實實是柱子爺親手按的、親手描的。

我和你說,德子,他們要是不認,你就回來找我,我和你五爺爺大不了去一趟。要是經過我們解釋他們還想繼續耍無賴,那就沒辦法了,那就告咱家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