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深深雨濛濛(第2/3頁)

水生怎麽可能會不認識羅婆子,他還和羅峻熙一起吃雞來著。

就是韓家這些人不知道而已,他在外面的事從不回家說。

水生聽羅婆子提起德哥,心想:果然。先笑了下才回答道:“嬸子,我德哥家幹完啦,俺們去了挺多人幫幹的。”

羅婆子聽到忙完了,當即松口氣:

“哎呦我天,那就好。你說我這心呐,從下大雨就開始惦記,這不都是實在親屬嘛。你那位德哥是我兒子的親大姐夫,這個關系你知道吧。我擔心他家沒幹完,下大雨還沒法去看看。沒招了,尋思找到你頭上問問。”

羅婆子一擺手,臉上滿是笑容繼續道:“那行,那你去忙吧,嬸子也謝謝你幫你德哥忙了。謝謝啊,水生。有空等稀飯兒回來啦,你去家坐坐,你們這都是年輕人有話說。”

韓家幾房、好幾十口人,全聽見羅母那聲帶著笑意的謝謝。

更是聽到了還讓到家去坐坐的客氣話。

水生前腳出門,後腳就被幾位堂哥冷嘲熱諷問道:“你這兩日幹啥去了?能惹得童生的娘都謝你。”

水生說沒幹啥,轉頭就跑進雨中,回了自家房頭。

倒是韓老爺子和韓老太太自打這之後,高看起這個孫兒一眼。

最起碼吃飯時,會在二十多個孫子裏掃一眼問一聲:“水生又去哪啦?那不吃飯就走?”

啊,被朱家他德哥叫走啦?行,那去吧。

這在一個大家庭裏,在擁有幾十個孫兒的情況下,做長輩的能問一聲哪個孫兒就很了不得啦。

因為羅婆子這趟來,起了效果。

水生離開後,羅婆子並沒有著急走,那顯得太那啥,就和韓老太太聊會家常,韓老頭坐在屋門口一邊編筐一邊旁聽。

羅婆子說,你家這水生長的可真好,多壯實個小夥子。

被韓老太太問及朱家,羅婆子告訴道:

“我兒子那大姐夫,就是你家水生叫德哥那位?為人沒說的,心眼子特實在。

要不說呢,我惦記他家沒收完地。

那人,家裏家外一把抓。年紀輕輕的,還跟誰都能嘮到一起去。

聽咱這些老婆子說話,要換作其他年輕人會沒耐心。可人家不,會勸,嘴巧。

不像我那兒子,別看是榜首,為人處事和他大姐夫一比不行,還嫩得很。

看著吧,三窮三富過到老,他還年輕這才哪到哪,就憑我兒他大姐夫那好心眼子,老天爺都會讓他有福報。”

羅婆子還笑著,點頭很是認同韓老太太附和的話:

“嗯那,老嫂子,你那話說的咋那麽對,親戚要是有那挺差勁的,可糟心啦。

別看我家稀飯兒沒爹,但真像你說的那樣,命好。

一般能攤上個省心老丈人家就不錯不錯的了,有幾個能借上老丈人光的?不倒搭、不這事那事就不孬了。

他這可倒好,嶽父嶽母當親兒子那麽對待,還能攤上姐夫實心實意對待。

大姐夫啥事兒都給張羅、

二姐夫不喜吱聲,但二姐夫一把子力氣,啥都幫著幹。我家稀飯兒洗個頭,那天我看見還幫著給舀水倒水。”

這牛讓羅婆子吹的,好一頓顯擺才心滿意足離開。

從此往後,羅婆子打算再給自己樹立個新人設,那就是模範親家。和親家之間是相親相愛一家人。

胭粉擦在臉上,不好的要藏拙,這是做人基本準則,誰還不想要個面子。

要不然啊……

羅婆子打開鎖回了自家院子。

第一件事,趕緊檢查倉房和窖裏的糧,又看眼玉米樓裏堆放的那些糧食,黃橙橙,滿滿登登。下大雨會糟踐一些,也比別人家強出百套,五谷豐登。

心想:

要不然,往後她出門再說老左家一句不是,經過幫她收糧這事兒,估麽村裏人背後都得罵她,會說她忘恩負義。

這幫忙收糧可不像幫她兒獵豬。

獵豬是左家人隱秘地付出。

收糧卻是明晃晃的。

大家又都是農夫農婦,最是拿糧食當命根子,所以今年老左家這把事幹的,被說成“恩”和“義”一點兒也不為過。

更何況,連羅婆子自己也很是觸動。

尤其是想到朱家居然排到她家後面收地,差些忙不過來,還是朱興德決定的。

再聯想到她穿著蓑衣一路走過來,聽見不少村裏人家又哭又嚎,咋整啊,不但沒豐收還要減收成。

看見不少老太太愁眉苦臉,本來就吃不飽,日子可咋過。

還聽見旁邊鄰居老林家邊幹活邊吵架,差些動起手。這個埋怨,你快些幹,那個埋怨就賴你。

老林家那院子亂的,她趴墻根底下都能瞧見,滿院子和韓家一樣支雨棚子遮擋糧食,連苞米葉子都不敢扒,想是期盼雨停後再扒皮晾曬。

再看自家院落,利利索索。

羅婆子才回家沒多大一會兒,盤腿坐在炕上聽到窗欞被大風吹的忽閃忽閃響,屋裏被大雨下的稍稍陰冷,又跑到兒子那屋收拾收拾東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