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心裏有花開不出(第2/2頁)

他那陣勸過姐夫,“不強求全賣了,咱這已經很好,我以前獵野豬,來鎮上從沒這麽順利過。姐夫,我看咱回吧,其實回村也能賣,咱鄉下人不挑肉的好壞。”

大姐夫當即沖他瞪眼:“回村?村裏都是拐彎的七大姑八大姨,拿走咱肉留下句:記賬,秋收再給算銀錢。聽那話,你鬧不鬧心,回頭還得為仨瓜倆棗跟後屁股要錢。”

在楊滿山開小差琢磨這些時,朱興德那面,已經和嶽父嶽母匯報個差不多。

兩頭野豬去掉之前送人的,去掉扒掉野豬皮的,一頭凈剩260斤,另一頭190斤。在這凈剩中再去掉骨頭,豬下水等亂七八糟價格便宜的,總之,野豬皮單賣了一兩三吊錢,其他加在一起賣了八兩半銀錢。

所以,最終左撇子錢袋裏裝的是九兩八吊錢。

這可了不得。

要知道,村裏養豬的養一兩年出欄,一頭肥豬才能賣幾兩銀。

而在這一兩年間,養豬的人家,還得伺候操心給豬喂食呢。

鄉下哪有啥東西喂豬,尤其是冬日更沒啥喂的。畢竟糠子谷子黃豆黑豆煮熟後,人還得吃呢。為了賣豬掙倆錢兒,有多少養豬的農戶要從自己嘴裏省糧食。

而咱家這小十兩,純屬白得。

左撇子嘴角上翹,強壓都壓不下。

這錢他收啦,大姑爺苦口婆心成那樣,不收不好。

左家門前。

左撇子帶著媳婦,直望不到孩子們背影才轉身進院。

左老漢進院兒就喜滋滋囑咐玉蘭:“你再放裏面兩吊錢,湊個整十兩存著。甭管是他們誰,萬一有個不湊手的時候,這錢就拿出來給他們應急。”

沒等玉蘭點頭說好,秀花先嫌棄道:“你剛才當他們面兒咋不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