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十六滴毒(第2/2頁)

“沒有。”

“你不是生活在這嗎?”

宋初看向車窗外,淡淡道:“我怕看了那些以後,會犯病。”

聞言,沈煥只是輕輕地揚了下眉,沒有多余地其他反應:“你有什麽精神疾病嗎?”

宋初被他反應逗樂了,笑著問:“怎麽,看你反應好像早看出來我有精神疾病了。”

“我們這些做攝影師的,別的沒什麽,就是觀察力特別好。”沈煥給她解釋,“我在飛機上見你的時候就有這種感覺,當時第一次見覺得問你不禮貌,這才沒說。”

“第三次見面問這個其實也不禮貌。”

宋初漫不經心地跟他調侃,頓了頓,反問:“你覺得我像有什麽精神疾病?”

“抑郁症或者神經衰弱什麽的吧,你看上去總是像心裏瞞著事。”

宋初懶洋洋地“嗯”了一聲。

沈煥問:“我猜對了?”

“可能吧,我也沒去醫院看過。”宋初聳肩,“估計還有什麽躁郁症吧,我猜的。”

沈煥皺眉:“你該去醫院看看的,吃藥可以控制。”

“再說吧。”宋初換了話題,朝他攤開手,“可以給我看看你拍的照嗎?”

“當然。”沈煥把相機給她。

前面幾張都是這兒的風景照,從晨曦到黃昏再到深夜,晨光熹微、暮色四合、夜幕深重,背景裏有各色行人、燒烤攤、小酒吧。

若是對金三角不熟悉的人一定不會相信這就是毒品之源。

上一次宋初看他拍的照片,每一張照片中都有濃重的他自己的色彩,為了反映金三角的醜惡與危險,可這一次全部都變了,他自身成了旁觀者,照片內容才是主題,這才是客觀的金三角。

“上一次你跟我說的對我影響很大。”沈煥邊開車邊說。

“嗯?”

“我之前的照片是抱著對金三角的偏見來的,所以每一張照片都能看出醜惡來。”沈煥聳肩,“我這一次才發現,原來金三角不止毒,也有漂亮的景色,漂亮的河流,樸實熱心的村民與農民。”

宋初笑笑:“哪裏會有一個地方全是醜惡的。”

“嗯,我那天看到你就該想到的,這地方還有你這樣的美女。”

宋初翻了個白眼,還是笑著。

她繼續往後翻,其中有不少村民的照片,土衣土布,寬街窄巷,淳樸民風。

曬得黑黢黢笑出一口大白牙的孩子。

背著竹簍在茶山上摘茶葉的農婦。

在家門前坐著一個小板凳,一臉迷茫盯著鏡頭的女人。

燒烤攤上肩膀掛著一根白毛巾,擡臂擦汗的矮小男人。

……

“我要為上次,我認為你的心理疾病是因為金三角而產生的想法道歉。”沈煥說。

宋初定定地看著照片:“的確不是因為金三角。”

“你說金三角讓你緩解了精神狀態,我始終沒想明白。”沈煥頓了頓,偏頭看她一眼,“這是為什麽。”

“它救贖我。”宋初放下相機,“我在贖罪。”

“眾神皆罪。”沈煥勸解她。

“我是無神論者。”

**

車在山腳上停下。

沈煥和宋初一塊兒沿山間小路走上去,路上碰著幾個村民朝他們笑。

這一處大多是土著民,說的也多是緬甸、泰國、老撾三國語言,他們來的這一處部落是說緬甸語為主的。

“你會說緬甸語嗎?”沈煥問她。

宋初:“只會一點。”

“他們在跟我們說什麽?”

“你好。”宋初對一個朝她雙手合十的老婦人也回了一句,“敏戈喇把。”(緬甸語:你好)

兩人走上山頂,將這一片的山景盡收眼底,罌粟花的花期已經過了,整座山都是碧綠的。

“還好我決定再來一趟,否則就錯過了。”

沈煥拿出相機,開始拍照。

宋初看他拍了會兒,便自己走到另一邊看風景去了。

**

樹下有兩個孩子,坐在一個巨大的木樁子上。

他們的衣服上沾了些白色粉末,弄臟了領口與袖口,大紅色的衣服,看過去很明顯。

其中一個孩子手裏拋著打火機,正用緬甸語說著什麽,沈煥聽不懂。

他舉起相機,對著兩個小孩兒。

沒急著按下快門,而是通過鏡頭繼續觀察他。

他看到一個孩子從兜裏拿出一包白色粉末,臉上無所謂地笑著,扔到了另一人腿前。

打火機點燃,在粉末下,升起一道煙。

沈煥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他們在幹嘛,手一抖按下了快門鍵,同時注意到畫面角落裏宋初也入了鏡。

“宋初——”

宋初沒有反應,步子很大,沖到孩子旁邊,動作已經不受她控制,擡手就把粉末與打火機甩掉。

火苗燒過她的手腕。

“宋初!!”

她不正常,面色通紅,呼吸急促,喘不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