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是朋友。

“抱歉以安, 我……”

謝柳剛開口,便被許以安打斷了,“叔叔病了。”

單這一句, 便將謝柳後面回絕的話擋了回去。

終歸是有生養之恩的父母, 雖然過去的二十幾年裏,謝柳在他們身上感受到的親情甚是微薄,卻也還是無法做到狠下心, 連父親病了都不回去看一眼。

不管怎麽說, 母親生育了她, 自己長大至今所花費的開銷也都是父母擔負的。謝柳知道,自己就算真的和父母大吵一架從家裏搬了出來,他們之間的關系也並非真正就能斬斷得了的。

所以她答應和許以安回去, 去陪母親過生日,去看看病了的父親。

誰讓自己是他們唯一的女兒。

臨走前, 謝柳把食材拎進屋裏,讓陸箏自己點外賣吃。買回來的食材放進冰箱裏, 明天謝柳在家休息,再給他做好吃的感謝他送傘的恩情。

陸箏點頭,倒也沒有阻攔。因為他了解謝柳,知道她這個人一向恩怨分明。

就算謝柳跟她父母關系生疏,但二老養育她的恩情還是要報答的。

且謝柳家只有她一個女兒,父母以後年紀大了,她有贍養他們的義務。

正因為清楚這一點, 當初陸箏才沒有自私到攛掇謝柳去和家裏人鬧翻。其實當初的謝柳, 一定願意為他這樣做的吧。

……

謝柳家住在綿城東邊的老城區。

長街短巷是老城區的特色,挨家挨戶都是復式樓房帶小院子,很有年代感。

如今綿城發展旅遊業, 老城區這邊的復古式建築群,已然成為了城市標志性建築之一,也算是一個旅遊景點了。

據許以安所知,老城區的房子,現如今有價無市。

謝樹華也是早幾年回國做了綿城市教育局副局長後,分配的住房,才在老城區這邊落地生根。

幾年過去了,得益於夫妻二人的職業效應,謝樹華一家在老城區梧桐巷這一片名氣很大。

畢竟夫妻倆一個在市教育局領導層的人物,一個是市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

鄰裏都知道謝樹華家是從國外遷回來的,膝下就一個女兒。

不過對於謝家這個女兒,大家知道的不多,也就前陣子謝柳回國,在家裏住了段日子,才和周圍的鄰居見過幾面。

倒也沒想到,鄰居們記性這麽好。謝柳和許以安剛在家門口下了車,她就被隔壁家出來扔垃圾的一個老阿姨認出來了。

“是小柳回來了?還帶男朋友回來啦?”

老阿姨熱情,嗓門也大。

謝柳笑著打了招呼,看了眼駕駛座下來的許以安,忙解釋道:“這是我朋友。”

是朋友,不是男朋友。

老阿姨根本不在乎,“哎呀,這小夥子又精神又標致,可比我孫子好太多了。”

“小柳年紀也不小了吧,好好把握啊。”

謝柳:“……”

她就笑笑,不說話了。因為知道,解釋了也沒用,人總歸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旁人輕易改變不了。

和鄰居老阿姨寒暄了一陣,謝柳才和許以安一起,進了自家院子。

今天是謝柳母親的生日,大伯一家子都過來了。

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氣氛倒也算融洽和睦。謝柳和許以安進門時,她媽蘇清和大伯娘李香正在廚房忙著晚飯,父親謝樹華和大伯謝茂華正坐在客廳沙發上看新聞。

奶奶陳綏芬落座在單人沙發上,因為上了年紀,耳背眼花,看見進門的謝柳和許以安,半晌沒反應過來。

“謝叔叔。”許以安先開口打了招呼。

沙發上坐著的謝樹華和謝茂華幾乎同時回頭,看了眼許以安,後者的注意力就集中到旁邊的謝柳身上了。

這是謝柳離開臨川鎮後,謝茂華和她見的第一面。

“小柳回來了,都長這麽高啦!”

謝柳看見他,想起了住在臨川鎮的那些日子,嘴角不由上揚:“大伯,奶奶。”

旁邊的謝樹華皺了下眉,有些在意,自己女兒回家,沒說跟他打招呼,反倒先和大伯、奶奶打了招呼。

加之當初謝柳離家出走,他們父女倆不歡而散……謝樹華心裏默默攢了些許怒氣。

“以安來了,快過來坐。”謝樹華招呼許以安,對謝柳視若無睹。

父女之間的怪異氛圍,謝茂華一瞬間就察覺到了。

他倒也沒說什麽,只對謝柳笑道:“你哥昨兒開視頻還問我和你大伯娘見著你沒,說要跟你加個微信好友啥的。”

謝柳點頭應下,把東西放一邊後,便拿手機先和大伯加了微信好友。

高考後,她直接回了綿城。在綿城呆了沒幾天,便去了國外。

這些年除了父母,沒和旁人再有過聯系。

是以謝柳也有五年的時間,沒有見到大伯一家了,跟堂哥謝星河也斷了聯系。

和大伯敘了會兒舊,謝柳才知道原來謝星河進了國家田徑隊。當年高考後謝星河考上了體校,又被國家隊選中培訓,這些年跟隨隊伍世界各地跑,參加比賽,拿了不少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