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大西的生死存亡

順軍射來的信不會有假,因為寫信人筆跡孫可望太熟悉了,正是後軍都督王自奇。

王自奇信中如實敘述了大西大順皇帝張獻忠如何被順軍炸死,順軍又是如何突襲禦營,追擊步軍主力的。

“二十萬將士猝失萬歲,頃刻全線敗退,各部建制被順軍沖得是七零八落,三十余營土崩瓦解,戰死者兩三萬,被俘者七八萬,文臣將校損失幾乎怠盡,尚書重臣被俘者四人,都督以下將領或俘或降多達數百,此外馬匹輜重盡為順軍所得。撫南將軍劉文秀獨木難支向隴州逃去……”

王自奇除將西營大敗實情相告外,更是將左丞相汪兆齡先劉文秀前奔往固原之事透露。

“大順監國久聞西營征東將軍大名,順西本是同源,只因西王在世糊塗以致兩家相煎,今西王既死,順西當拋棄前嫌共圖未來,他日順西一家,共享富貴……”

王自奇稱大順監國陸闖王對西營諸將都是久慕,因此只要西營諸將願投大順,皆不吝封爵。

更說孫可望願降,必酬以親王,可稱“義王”。

悲痛萬分的孫可望沒有將此信撕毀,他知道即便他現在能將禦營敗訊壓住,諸將很快也會收到消息。於其諸將到時慌亂,不如實情以告,當下將王自奇的信交祁三升、張虎、李本高等將領傳閱。

果然,順軍射來書信後未過多久,金鎖關上便傳出“西王已死,西軍當歸”的萬眾吼聲。

至此,西營上下皆知老萬歲駕崩,哀哭之聲四起。

孫可望深知軍心已亂,高一功部的到來也讓他意識到順軍的增援主力已經趕到西安,如果他再不撤兵,追擊禦營主力的順軍精銳騎兵一旦趕至,以現在低迷的士氣怕是會成為順軍下一個消滅對象。

投降順營成為大順的義王,孫可望是不考慮的,禦營主力雖敗,可他與義弟李定國、艾能奇等仍手握二十萬重兵,義父又剛剛慘死,他這個義子怎麽可能向殺死義父的仇人投誠。

唯今之計是火速退兵同李定國會合,集中東、西兩府兵力與順軍相持於延安,實在不成就退到固原同艾能奇合兵。

王自奇信中透露的汪兆齡搶在劉文秀之前往固原這一信息,也讓孫可望心頭緊張,他與汪兆齡素來不和,楊皇後又對他這個事實上的大西繼承人不滿,萬一汪兆齡蠱惑楊皇後另立他人為大西新君,不僅會分裂西軍余部,更會讓他孫可望陷入危機,因此是絕不能讓汪兆齡成事。

東府麾下諸將皆是孫可望的親信,初始皆沉浸於禦營大敗,萬歲歸天的噩耗悲痛之中,但領軍之人又哪裏不曉得輕重,孫可望將所擔心的事情與諸將一說,諸將立時達成一致立即退兵回固原。

撤軍命令一下,西軍諸部動作也快。

然而來時容易,想走卻不容易。

當面順軍顯然知道孫可望一定會撤兵,所以在高一功的指揮下,李來亨、賀蘭、胡守龍不斷襲擊騷擾撤退的西軍。

雖然金鎖關的順軍騎兵不多,但趕來增援的第一軍第十鎮卻有大量騾馬,屬於“半騎兵”性質,配合隨李來亨、賀蘭退下的三百多騎兵,倒也拼湊了一支兩三千人的“馬隊”。

孫可望麾下騎兵此時仍有近兩萬之眾,然而張獻忠之死令得西軍士氣低迷,連攻金鎖關不克又使西軍將士極度困乏,故而哪怕追擊的順軍人數不多,卻也嚴重影響西軍撤退速度。

順軍戰法也是狡猾,往往以小股精銳突襲襲擾,一旦西軍調集重兵前來就立即後退,可等西軍重兵撤走順軍又重新咬上來,如此反復幾次,令得西軍的撤退變得極為緩慢。

西軍紮營之後也不得安寧,半夜三更甚至都有煙火在西營周邊響起,銅鑼、號角、鼓聲更是不斷,讓人困馬乏的西軍將士連個安穩覺都睡不上。

孫可望知道再這樣下去,順軍的主力騎兵一定會追過來,便同諸將商議如何對付順軍的疲軍之計。

諸將都知道順軍用此詭計就是想拖住他們,但此時軍心人人思退,一時半會還真是拿順軍的襲擊沒有辦法。

大將張虎擔心道:“現在這個樣子肯定不行,走走停停,將士們得不到休整,傷員又多,順軍好像狼一樣盯著咱們,稍有不慎,我軍就可能覆沒。”

“眼下軍中已有不穩跡象,有些士卒認為萬歲已死,何必再和順軍為敵……”

王愛秀聽到的一些風聲相比順軍襲擊更加要命,事實上順軍除了不斷襲擾之外,也常使人勸降西營,說什麽大夥本來都是提著腦袋造明朝反的漢子,原先只是因為八大王頭腦昏了兩家才兵戎相見,如今八大王不在了,大家就沒必要再自相殘殺,合兵一處繼續把那朱明推翻不好麽。

類似風聲,孫可望肯定是聽到的,對此也甚感憂慮,王自奇這個後軍都督降敵效果很惡劣,雖然現在尚沒有發生大規模叛逃事件,但局勢再繼續發展下去,恐怕此類事件就會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