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紅日東出,祥雲西來

“這些個棒子就不能對他們太好,明朝對他們夠好了吧,反過頭來幫著韃子打明軍,真他娘的一窩白眼狼。”

“趕日王”秦廣昌當年也參加過李青山起義,不過在一百零八將裏沒能排上座次,如今卻是第七鎮的旅帥,地位比之從前提高不少。

“棒子”是遼東及山東地區百姓對朝鮮人的稱呼,來源於何處有兩個說法,一說朝鮮貢使來中國的時候帶了不少奔走服役者,這些人便叫棒子。另一種說法是朝鮮官妓所生之子叫棒子。

總體上,“棒子”是漢人對朝鮮人的一種歧視說法,甚至是一種惡毒叫法。

滿清入關後有大量朝鮮人隨清軍一起入關,於京畿大肆圈地搶迫漢人為奴,所建莊田或叫高麗莊,或叫高麗營。很多時候,這些高麗棒子八旗兵比之漢軍八旗同滿洲、蒙古還要狠毒,尤其是緝拿漢人逃奴。

“你去盯著些,要是棒子出工不出力,就砍他幾十顆腦袋!”

李化鯨對朝鮮也沒什麽好感,當下叫秦廣昌帶所部騎兵督陣,萬一朝鮮兵畏戰不前便縱兵屠戮。

宋泰吉急匆匆的組織攻城隊伍,首先是讓部下將他們攜帶的火炮從車上卸下,用於對盛京城炮擊。

大約一個時辰後,朝鮮軍隊的火炮方才打響,沈陽城內的清軍也不甘示弱以火炮加以回擊。

兩方的炮擊一直在持續,約摸大半個時辰後,城外的炮聲漸漸停歇,朝鮮軍隊開始組織步兵,扛著他們從義州帶來的雲梯和撞車緩緩向著沈陽城墻挺進。

順軍督戰的騎兵在陣後緩緩驅前。

攀城這種傷亡極大的事,李化鯨肯定不會讓手下的綠林好漢們去幹。

為了刺激朝鮮人賣命,李化鯨在沒有得到遼東總督高傑的允許下擅自許諾朝鮮人——若朝鮮軍率先破城,城破之後便能分到城中一半戰利品,還可以將城中的韃子女人帶回朝鮮享用。

這個許諾起到了一定效果,左右都要攻城,能有額外的賞賜自是能提升那幫朝鮮兵的士氣。

雖說心有不甘被順軍當成炮灰,但宋泰吉也不傻,知道漢人的軍隊都包圍盛京了,說明早前傳到朝鮮的消息沒有假,女真蠻夷的主力真的葬送在關內了。

既然如此,那就是棍打落水狗!

而且,這盛京可是滿洲韃子當了十幾年的都城,裏面的財富恐怕會多的嚇人。

“趕日王”秦廣昌為什麽說棒子狡猾?

因為他們真的狡猾。

宋泰吉沒有出動全部士兵攻城,只組織了兩千人。這樣能破城最好,破不了城也可以保存一定的元氣,畢竟這首攻是朝鮮軍隊發起的,要是朝鮮軍隊傷亡過大,後面的進攻順軍也不太好意思再逼迫他們。

李化鯨也知道朝鮮人沒使全力,不過也沒多說什麽,因為他想看看朝鮮軍隊的戰鬥力究竟如何,另外也想探一探沈陽城上的清軍實力。

攻城戰很快打響。

兩千名朝鮮兵扛著雲梯、推著撞車往城下接近時,不可避免的遭到城上清軍炮火的襲擊。

伴隨炮彈的尖利呼嘯聲,幾顆沉重的炮子落在正在行進的朝鮮兵隊伍上,不斷的橫飛彈跳,瞬間奪走數十條人命。

越來越多炮子落下,呈進攻隊形的朝鮮軍隊立時就顯得混亂不堪。

宋泰吉見狀,趕緊下令冷卻下來的火炮繼續炮擊盛京城墻,以求能減輕己方步兵的傷亡。

李化鯨也讓人將他軍中僅剩的幾門火炮推到前面助戰。

攻城的朝鮮軍隊頂著清軍的炮子硬著頭皮前進,城上的清軍也不好受,時不時有清兵被突然掉落的炮子擊中,有被碎裂的鐵殼直接擊中,也有是被飛濺的碎石打在要害。

耳畔炮彈的呼嘯聲更是讓人的耳朵似要聾了般。

駐守北門的清軍是由滿洲八旗兵組成,為了保護滿洲最後的城池,也為了保護他們的妻兒老小,這些滿洲兵爆發出了頑強的鬥志。

城下,一發炮彈將一個頂著盾牌的朝鮮兵直接砸成肉泥後,後面的幾個朝鮮兵嚇的哇哇大叫,然後竟掉頭往回跑。

朝鮮人的隊伍立時亂成一團。

在後方督戰的“趕日王”秦廣昌見朝鮮兵往回跑,也是絲毫不客氣,手中三角小令旗一揮,上百名披甲的騎兵立時從陣中竄出,“嗖嗖”聲中,上百枝利箭將幾十名逃跑的朝鮮兵釘死在當場。

十幾騎順軍騎兵更是縱馬沖近,長刀揮落,十幾顆人頭落地。

血腥彈壓的一幕讓朝鮮兵不敢再往回跑,只得硬著頭皮頂著韃子的炮彈繼續向城下沖去。

目睹此狀的宋泰吉臉色也不好看,但無可奈何,只能哀恨朝鮮小國,根本無法與大國抗衡。

又哀自家兵馬不爭,以致出此醜態。

自“丙子胡亂”之後,朝鮮軍隊就越發不能打。現任國王李淏因為對滿清的反感一心想要北伐,不顧國力擴編軍隊,將原先都城的禦營廳軍由七千增加到兩萬一千人,還新訓練都監軍一萬名,可是人數的擴充卻沒有使得朝鮮軍的戰鬥力有所提高,反而因為國內連續六七年的糧食歉收導致軍隊都吃不飽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