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尚書侍郎 七省巡撫

隆武,南明唐王朱聿鍵年號。

陸四覺得很好,直接拿來用了。

因為南明士大夫們認為唐王類漢光武劉秀,為中興之君。

陸四自認唐宗宋祖不能與之比,論發跡之快,也就是漢光武能一提,故隆武這個南明士大夫們寄予厚望的年號很適合他。

西安那龍吸水不比天外隕石效果差。

“監國聖明!”

禮政府侍郎馮銓往地上這麽一跪,立時就將隆武帝給定實了。

顧君恩、寧紹先等人便是覺得隆武還是有所不妥,見狀,也只得齊頌監國聖明。

陸四微微點頭,隨意坐下,示意眾人也坐。

年號嘛,隨意就行,關鍵在於施政,要不然年號起得再好也沒用。

崇禎如何,宣統如何?

見那寧紹先有些拘束,更是笑著朝這位工政府尚書道:“我起於淮左布衣,未起事前不過一農家子,殺伐三年雖有些威名,但脾氣卻是好的,與臣下喜自然,這一點左輔知道,你不必拘泥。”

“是,監國。”

寧紹先趕緊點頭,但坐姿依舊僵硬端正。

其他人也大多如此,尤其那馮銓更是只坐了半邊屁股。

見狀,陸四也隨他們去了。

上位者之威,縱是他有意淡化,這威嚴也是無法淡去的。

“監國,這是臣擬定的六政府尚書、侍郎正式名單,請監國禦覽,若有不妥之處,還請監國示下,臣好做調整。”

年號問題監國一言而決,顧君恩自是不爭,另將案桌上一封用紅布包裹的“進單”恭敬遞了上來。

陸四接過打開來看,六政府尚書人選顧君恩擬定的是分別是禮政府尚書鞏焴、吏政府尚書宋企郊、兵政府尚書陸之祺、刑政府尚書陳不平、工政府尚書寧紹先、戶政府尚書喻上猷。

六尚書除原山東通會陳不平外,皆是李自成當年於北京任命的政府高官。

其中鞏焴又不曾出仕大順,在陜西老家隱居。宋企郊、陸之祺、喻上猷、寧紹先四人則於李自成撤出北京後擅自脫離禦營歸鄉。

六政府侍郎仍為左右兩人,禮政府侍郎馮銓、宋元普;吏政府侍郎文彥傑、金汝礪;兵政府侍郎賈漢復、柏永馥;刑政府侍郎黨崇雅、房可壯;工政府侍郎姚錫胤、李化熙;戶政府侍郎宋炳奎、張之奇。

六政府侍郎除文彥傑、賈漢復外,皆是從前李自成任命的官員,九成為前明降官,其中房可壯、李化熙、馮銓、黨崇雅四人更是有降清汙點。

之所以用房、李、馮、黨四人,原因是這三人於刑律、禮制、督造方面頗有建樹,如房可壯、黨崇雅為滿清一手制定了律法,建立了入關後完整的刑律體系;馮銓更是以大學士身份幾乎參與滿清所有政策制定,其人無德卻是有能,某些方面的建樹甚至比滿清的大學士剛林、寧完我、範文程還多。

李化熙為滿清工部侍郎時,負責督理工部事務,革去班軍和大布邊衣,修建被李自成焚毀的皇城,修繕北直運河,可以說是工部的一個傑出人材,加上又於天津和平事業有功勞,還被監國點為經講學士,如此自是要給予政府高官一職。

不過無論是尚書還是侍郎,名單上眼下有一半以上都未到北京,顧君恩意監國同意之後便行文各地將這些人從鄉間找出然後送到北京。

名單很輕,但在陸四手上很重,心頭亦是沉重,他很想拿筆在這份名單上刪掉幾人,增進幾人,然而卻發現自己竟無人可以替換。

不管是隨自己起事的淮揚老兄弟,還是後期陸續收編的降將降官,都不合適出任政府高官。

放眼嫡系麾下,幾乎全是武人。

要這些打仗是好手的武將來擔任政府官員,顯然眼下是不合適的。雖然陸四提倡文武不分家,可大順如今草創,可不敢讓對政務一竅不通的武將升堂理事,那樣會出大亂子的。

比如叫左大柱子當禮部尚書,叫徐和尚當刑部尚書,那不是對牛談琴麽。

總得大順的中央同地方都上了軌道,然後慢慢替換,同時要加大培養大順基本盤出任文職的力度。

而顧君恩擬就的這份尚書、侍郎名單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除房可壯、馮銓四人因為術業專攻問題得以入冊,其他原大順政府官員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曾降清。

考慮中央政府成立的迫切性,陸四也只能同意這份名單,要顧君恩馬上以政務院名義行文各地將名單上的官員送到北京來。

“根據監國的意思,各省不再設節度使一職,故臣請陛下早日確定各省巡撫一職。”

李自成在時任命了十個地方節度使,分別是河北節度使梁啟隆,延綏節度使周士奇,寧夏節度使陳之龍,甘肅節度使周伯達,太原節度使韓文銓,真保節度使馬重禧,遵化節度使宋權,河南節度使呂弼周,四川節度使黎玉田,西京(西安)節度使嵇雲,順天府尹王則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