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皇帝,你到底跟誰一夥!

順軍將領郝搖旗能從襄陽突圍從荊州竄到四川夔州,不是因為郝搖旗手下千余順軍多能打,而是因為荊州的明軍正在忙著撤退。

左良玉是有氣節的,在得知清軍追趕李自成進入襄陽,李自成被其謀士牛金星父子謀害後,這位手握二十萬兵馬的大明寧南伯沒有被嚇的降清,而是撐著病體做出決定,命令前番攻占承天、荊州、德安三府的所部兵馬即行撤退,千萬不要和清軍有任何接觸,更不能攻擊清軍。

駐防在荊州的副將張勇、承天的總兵李國英等人收到左良玉軍令後,無奈只得率部撤走。

駐防德安的總兵徐勇本姓高,幼年喪父,少孤,生而燕頷虎頭,16歲就與鄉人說“大丈夫自取封侯耳!”,隨即告別母親,帶著妹妹一起仗劍遊歷關東。

聽聞在薩爾滸之戰力戰殉國的劉綎、杜松二位將軍的事跡,徐勇十分仰慕,對人說道:“大丈夫束發從戎,遇明主,位上柱國,裹革疆場,名垂萬世,本等事耳,此其事優為之!”

二十歲時以斬首記功,升任百戶,崇禎年間積功至遊擊、參將。崇禎十六年與惠登相各率所部取道襄陽北界,疾馳東走,往武昌投奔左良玉,與盧光祖、李國英、張應祥、徐恩盛、金聲桓、常登、吳學禮、張應元、馬士秀、徐育賢等合稱左部十總兵。

因知徐勇性格,左良玉怕他不肯聽令帶兵撤回,特意派監軍到徐勇那裏催其退兵。

徐勇氣的對監軍說道:“左帥不叫我打韃子,那韃子打我怎麽辦!”

監軍回道:“不抵抗。”

左良玉奉行“不抵抗”,除了害怕不敵清軍,致使實力受損之外,也和鳳陽總督馬士英的一封密信有關。

數天前,馬士英派人給左良玉送來密信,信中竟稱崇禎皇帝的太子從北京脫難,日前已抵達淮西。

言之確鑿!

馬士英身邊的崇禎朝大學士魏炤乘蠱惑馬士英,說既然先帝太子在,那南京的潞王就當退位。

因東林黨人阻撓其入內閣,弘光身邊的寵將孫武進收銀不辦事,馬士英對弘光朝廷一肚子怨言,只前番唐王倫序不夠,無法同潞王爭鋒,這才隱忍不言。現下有了崇禎太子,大義在手,他馬士英豈能再受制於東林宵小!

只是馬士英擔心潞王不肯退位,掌控南都朝堂的東林黨人也不會輕易放棄權勢,以他淮西一家兵馬逼迫不了南都,便在魏炤乘的建議下使太子寫出手諭,希望擁兵二十萬的左良玉能夠引軍東下同他淮西兵馬會合,共保太子於南京登基。

左良玉接信時正病著,加之清軍打進襄陽威脅武昌,又不知那個太子是真是假,因此不敢答應馬士英。

本就對弘光政權不滿的湖廣巡按禦史黃澎卻於深夜乘小轎到左軍中,勸左良玉馬上領軍東下掃清朝堂東林小人,保太子登基為帝。

“以大帥之軍威,有太子之大義,何愁大事不成!”

一心想要入京為宰輔的黃澎極力勸說左良玉,又指湖北現在已經不安全,若左良玉繼續呆在武昌,難保清軍不會發兵來打。

“此間大帥軍威正盛,東下可成大事,若大帥軍威不在,東下怕是處處受制。”

黃澎提醒左良玉一旦清軍攻打,南都必不會發兵來援,到時左部一家獨抗清軍主力,哪裏能撐得住。敗軍要是東下,南都未必就怕,且鳳督馬士英也必不會如現在這般恭敬。

左良玉被說動,他現在的處境真的不妙。

攻入襄陽的清軍在殺了李自成後到處征集糧草,不知道是不是在為攻打武昌做準備。如果是的話,等清軍真的殺到,他想走也來不及了。

李自成都打不過滿洲人,況他左良玉。

降清當漢奸,左良玉是絕對不為的,但是跑,他是可以做到的。

黃澎又勸左良玉強行綁走巡撫何騰蛟,同時說何騰蛟素來愛民,若百姓知道他被大帥綁走肯定會鬧事,索性將武昌城中居民盡數屠戮,免得這些居民留下來替清軍效力。

左良玉一聽有理,遂令屠戮武昌居民。

這是左良玉二屠武昌。

左軍屠殺之時,城中百姓都說巡撫大人愛民,爭相逃往撫衙求救。

何騰蛟帶人坐在大門口,讓百姓都進衙門避難。豈料左軍殺至,不由分說就將何騰蛟綁走,威脅隨軍東下。

途中左良玉讓何騰蛟與他同乘一舟,何騰蛟求給一條小船隨行。左良玉便叫弄來一條小船系在他大船後面,命人嚴加看守。至漢陽門時,何騰蛟趁看守不備突然跳入江中,轉眼就被江水吞沒。看守懼怕被殺都跟著跳江。

可那何騰蛟也是命大,在江中沒有被淹死,反順流二十多裏到了竹牌門一帶,一個打魚的漁民將這位巡撫大人救起,之後何騰蛟便急趕往長沙,聚集過去手下的僚屬堵胤錫、傅上瑞、嚴起恒、章曠等,商討如何應對左良玉部東下兵犯南都及棄守武昌造成的湖廣局面被動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