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年紀輕輕的小姑父

宋獻策的一番話說對了一半,“怕為後起之秀所代”或許是李自成突然奮起的一個原因,但肯定不是主要原因。

自山海關之役,大順主力便無一勝績,連番慘敗之下家鄉都被放棄,一年前幾乎據有整個北方的大順如今竟然只有南陽一府以及準備放棄的荊襄四府,李自成的心緒起伏之大,怕是比當初十八騎入商洛還要劇烈。

畢竟,他入主過北京,也在紫禁城登基稱過帝。

如今,說是喪家之犬,也不為過。

曾經取得那麽大的輝煌,一夜之間掉入谷底,換作任何人都不可能無動於衷。

李自成反思自省,從前他能戰勝明朝的法寶是流竄作戰,只要能夠拖垮明軍,根本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然而現在這個法寶卻在滿洲人面前失了效,軍心士氣的極度低迷自是讓他尋找為何失敗的答案,並尋找到能夠破解局面的辦法。

破釜成舟,是李自成為自己,也是為大順尋找的良藥。

既然跑不能甩脫清軍,不能挽回局面,那就不跑,拼盡全力掉頭讓滿洲人知道“窮寇莫追”的道理。

只要能重新奪回陜西,憑借西北地盤和二十萬兵馬,李自成相信他仍有打敗滿洲人,奪回北京的機會!

為了這個機會,他將最後的根據之地荊襄也放棄了,只為白旺那三萬精兵能夠成為決戰的關鍵力量。

為了這個機會,他連唯一的女兒都舍了,如果輸了,他就真的一無所有。

但他還是很樂觀,甚至讓牛金星組織官吏編訂大順的律令,同時在牛金星的建議下準備提升大順的爵位,侯爵之上再授公爵。

白旺已經率部啟程,最多七天就能抵達南陽。李自成計劃的反擊時間定在了三月底四月初,不過在此之前順軍需要解決河南境內明軍的麻煩。

有消息說明朝的河南總兵許定國同清廷私下接觸準備降清,李自成讓人將這個消息散播出去,希望明朝方面能夠對許定國采取措施。

侄子李過同舅子高一功所帶的兵馬已經同禦營失去聯系,從時間上算,他們可能在漢中一帶,如果李、高能將甘肅、漢中等地的順軍全部帶過來,至少有十萬兵馬。

可惜因為清軍阿濟格的橫阻,李自成沒有辦法將河南反擊的戰役構想傳遞給李、高,要不然成功的機率將大大提高。

……

袁宗第是個老農民。

在見到大順制將軍、造反老前輩袁宗第後,陸四第一印象便是如此。

黝黑的臉龐,滿手的老繭,不修篇幅的衣飾,蓬亂的胡須,無一不表明這位大順綿侯哪怕已是大順政權的高官,骨子裏依舊是農民本色。

這一點,同他陸四很像。

前世,三代貧農。今世,同樣貧農。

農民的身份就像是烙在陸四身上的印記,怎麽也無法擺脫。

會寫字,會讀書,同樣也是農民。

身份的相近,幹的又是同一事業,陸四自然對袁宗第及他部下那些順軍將領無比親近。

一見面,他就下意識的將自己卷的煙給這幫農民軍將領一人散了一枝,袁宗第沒接煙,而是將他的煙槍在桌上敲敲,說抽習慣煙袋了。

陸四讓人殺了幾只羊於這知府審案的大堂烤起全羊來,從徐州帶來的兩車洋河酒也搬了幾十壇過來。

這是要盡地主之誼。

“前番我給陛下的上書,不知陛下是否收到?”因為凳子不夠,陸四索性叫人把凳子搬走,於地上鋪些稻草直接盤腿圍著烤羊坐了。

這架勢讓袁宗第有些喜歡,笑著盤腿而坐,“吧嗒”抽了兩口,道:“要不是你的上書,陛下這會多半去了襄京。”

“襄京”就是襄陽,也是大順政權初建時的根基所在。

綿侯、淮侯,都是一字親侯,不過袁是禦營右營制將軍,又是追隨李自成多年的老部下,按理要比陸四這個才投大順不到兩年的淮侯、淮揚節度使地位要高。

可袁宗第卻沒有“居高”,因為他面前的年輕人擁有的地盤比大順中央還要大。這個年輕人可以不要大順,但大順比任何時候都需要這個年輕人。

“陛下不能去襄京。”

陸四開門見山,直言不諱說禦營要是去了襄京,恐怕就再也沒有北上的機會。

“宋軍師也是這麽說,所以陛下這會準備給韃子一個回馬槍。”袁宗第將禦營準備於南陽反擊的方案大致說了下。

“陛下希望你這邊能夠全力配合,”

說到這,袁宗第放下煙袋,“你能出多少兵馬?”

“這……”

陸四沒想到袁宗第比自己還直接,正盤算怎麽答復時,一個年輕的闖軍將領從後面走了過來,附耳在袁宗第耳畔說了兩句後,袁宗第笑了笑,然後對陸四道:“殿下請你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