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順淮揚節度使

爆竹聲中,西安城的百姓辭去了癸未羊年初夕,迎來了甲申猴年。

這一天,帶領百姓為了求活而奮勇反抗明朝長達16年的李自成終於在西安稱帝,建國號“大順”,改元“永昌”。

同日,封功臣以五等爵,更定政權機構,改內閣為天佑殿,設大學士平章軍事;六政府添設尚書一人,侍郎一人;增置省級機構,設節度使。

登基儀式設在原明朝秦王府,儀式後39歲的李自成又前往奉先殿祭拜列祖列宗,爾後在坤寧宮的正殿同高皇後一起接受內官及留用秦王府宮人、宦官等朝賀。

稍後,又有劉宗敏、高一功等大將夫人帶著大順朝六品以上官員夫人前來朝拜皇後娘娘。

此是皇後事,李自成這位大順皇帝自是不必參與,與高皇後說了幾句後,他便立即趕往勤政殿,今日除了登基稱帝外還有一件大事,就是與眾臣商定東征明朝的大事。

自來西安後,大順建國及登基諸項事務都是由天佑殿大學士牛金星在主持,李自成很少過問,唯一親自審閱並頒定的就是大順朝的皇歷——“甲申歷”。

勤政殿內,大順朝文武高官俱在殿中。

文有大學士牛金星、軍師宋獻策、吏政府尚書宋企郊、戶政府尚書陸之祺、禮政府尚書鞏焴、兵政府尚書張嶙然等。

武有權將軍汝侯劉宗敏、澤侯田見秀、制將軍絳侯賀錦,磁侯劉芳亮、綿侯袁宗第、蘄侯谷可成、亳侯李錦、英侯張鼐、淮侯劉希堯等人。

見到永昌皇帝駕到,眾文武立時三呼“萬歲!”

“行了,少和我弄這些虛的,你們知我這人不喜這些虛禮,要不是老牛天天纏著我,我都不想當這個勞什子永昌皇帝。”

李自成哈哈一笑,絲毫沒有皇帝的架子,若不是有幫文官在,他甚至都不想坐那皇帝寶座。

“說吧,東征的事你們議的如何?”落座之後,李自成便關切的問起東征之事。

牛金星忙道:“陛下,臣等初步議定,初八日是黃道吉日,屆時可由汝侯領兵為前鋒先行,大軍初十再出發。”

李自成點了點頭,環顧諸將:“你們認為這次東征要帶多少兵?”

澤侯田見秀第一個發表意見,他道:“陛下,臣認為東征兵馬不可帶多。”

“說說為何。”

李自成敲了敲桌子,立時有原秦王府的內官給大順皇帝呈來煙槍。煙葉是上次李自成在襄陽王府中得來的。

“這一年來,我大順攻城掠地,占了明朝不少地方,但隨著我大順地盤越來越多,這兵馬就不夠用了。當初我們離開湖廣時,陛下說要經營荊襄,故而在那留了白旺六萬人……”

田見秀的意見很正確,隨著大順朝的建立,原先沒有多少兵馬駐防的地區都要屯以重兵,畢竟明朝雖沒落,主力盡皆被順軍擊垮,但百足之蟲僵而不死,又仍占據京畿、山西、山東、南直隸、湖廣部分地區、江西及江南,西南等省,實力猶有。

表面,大順聲勢很旺,可認真審視下來,卻是處處仍在明軍威脅之下。

因此,如果這次東征聚集順軍主力向京畿進發,其余地方必然會受到影響。

田見秀意只帶十萬精兵即可。

“新占領區域多由原明朝的降官來治理,這些人未必忠心,不少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要叫他們逮著機會八成都會復叛。”

磁侯劉芳亮支持田見秀的意見。

“說來說去,就是沒兵,少兵。可真要再擴兵,拿什麽來養兵?這每多一個兵,不是少一個百姓,而是少十個百姓啊。”

李自成“吧嗒吧嗒”抽了兩口旱煙,仍跟過去老農民似的一點也沒有變,這讓文官們看著別扭,但在武將眼中卻是十分的親近。

“當初我們起兵造明朝的反,圖的是什麽,圖的不是自個能活,而是叫這全天下的百姓都能活,叫他們不再受那苛捐雜稅的苦,可如今這反造了十多年,我李自成是稱帝了,你們呐也都是一個個的侯爵、伯爵,制將軍,權將軍,但百姓呢?地方呢?……連年兵災,地方殘破,那地是一片片的荒著,沒人種,我看著都心疼啊。”

李自成放下煙槍,緩緩掃視一眾文武:“你們說,我這個大順永昌皇帝忍心叫百姓們再受苦?把她們的丈夫兒子統統拉來當兵嗎?”

言罷,認真思索了下,道:“我看呐,這次東征不需要帶多少兵,有個十來萬人就行了,雖看著兵不多,但你們要明白,此次東征非依仗戰,而是依仗威!”

“想我大順軍每至一處,那明朝的官呐兵呐哪個不是聞風而降?這次東征明朝京畿,我看那些官軍也多半是要降的,十幾萬人不少了!”汝侯劉宗敏的聲音特別宏亮,炸得殿中都嗡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