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6/7頁)

當余樂從兩周的屈體翻騰,到展開身體完成一周直體翻騰後,他已經完成了二階的動作變化。

向後翻騰的動作,本身是比偏軸翻騰難,這是事實,大部分自由式滑雪的選手,更喜歡如約拿那樣,在偏軸之後完成一個正軸,其目的是為了矯正身體在半空中的姿勢,為落地做準備。

就像余樂不擅長偏軸,大部分自由式滑雪運動員也不喜歡正軸。

所以物以稀為貴,正軸的分數會明顯高一些。

更何況余樂完成的太棒了。

他的身體有著華國跳水隊,精雕細琢的美,就好像骨頭都是水晶的,當他在恰到好處的最高處展開身體的時候,甚至也那一瞬間好像懸浮在空中,從身體內部發出蒙蒙的熒光,一如神話故事裏,那沉睡在雪山底下的秘寶,蘇醒時的震撼。

“哇哦……”

看直播的觀眾自然而然的就張開嘴,異口同聲地發出了這樣,驚嘆的聲音。

輕盈的,空靈的,像是漂浮,又像是一片徐徐落下的樹葉,短暫的滯空足以被賦予所有人,任何美好的感覺。

就連時光之神都被吸引,被感動,隨後賦予了每個看見這一幕的人,額外的一秒的時間。

贊嘆的。

也不舍的。

難忘的一秒過去。

畫面裏的人,從最高處徐徐落下,在更高的位置,應該是比約拿還要高的高度,距離雪坡三五米的距離,腰胯帶動雙腳往後一擰。

180°轉體!!

三階變化出現!!

確實是三階!

一點也不比約拿的難度低!!

實實在在的三階變化!!

天花板了!!

落在雪坡上的年輕人,身體往前傾斜,以對抗反向落地的沖擊力,雙腿膝蓋和腰腹,就如同最精密的儀器,瞬間的松弛再繃緊,輕松地卸掉了所有的沖擊力。

落地成功。

余樂聽見了遠處響起的掌聲。

心情飛揚雀躍。

他也很滿意自己剛剛的動作,誰說只有約拿才有“武·器·庫”,他也有啊,而且一點都不少!

喜滋滋~

第三個跳台已經出現在了眼前,余樂這個時候才知道,之前自己在二樓咖啡館觀看比賽的時候,不應該在這裏有一個不應該存在的期待。

視線不太好。

他在第二個跳台,是倒滑落地,當他將身體擰轉過去的時候,看見的是一片耀眼的白。

就在賽場的終點,那個正對著賽道的大樓二樓,觀眾席的位置,大幅的落地窗後面,閃爍著如同太陽一般的光芒,很亮,最關鍵的是在這個角度看去,他甚至無法看清楚跳台的邊緣在哪裏。

雪和燈光融合在了一起,模糊了邊界。

所以,晚上的比賽,環境還是太差了。

這樣的條件下別說完成1800的難度,就是1440都有很大的危險性。

但是即便是這樣困難的環境,約拿還是做了一個1440的四周轉體。

在看見的那一瞬間,余樂鼓著掌,在心裏遺憾著。

為什麽不是1800?

條件這麽好了,為什麽不做?

約拿他……真的可以跳出1800嗎?

無數的疑問在這一刻得到了回答。

余樂也做不了。

他沒有在坡面障礙技巧的訓練裏,做過五周轉的嘗試,但他可以做。

因為他在大跳台,就能夠完成1800的技巧,而且還比較常態。

所以他如果不在乎之前的優異表現,不在乎失敗,他完全可以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也去沖一個1800出來。

沒練過,但可以做。

就在他躍躍欲試的時候,現實又告訴他,“你!不!可!以!”

太危險,根本看不見跳台的邊緣,找不到起跳的位置,何談落地。

所以原定的計劃在發現這一情況的同時,就不得不做出改變。

做什麽呢?

做什麽好呢?

這個速度,為了更高的分,自己應該做什麽?

來不及想了。

只能挑自己最擅長的動作。

向前翻騰!

倒滑。

所以更容易向前翻騰。

余樂雙手扣緊滑雪板,旋轉著飛出去的時候,腦袋裏還在計算自己要跳幾周才行。

一周,兩周。

完成了。

還在上升的位置。

身體自然的繼續往前翻騰,去做第三周的翻騰。

第三周不重要,因為三周是無論如何都必須完成的難度,余樂考慮的是自己究竟要不要做第四周。

在那倏忽之間,一個念頭出現……好像也沒什麽不能做。

這一輪他表現的很好,就像約拿滑到這裏的時候一樣,幾乎沒有發生任何問題,速度和力量都累加到了極致,不能再棒了。

所以,只做三周不是太可惜了嗎?

明明有四周的條件?為什麽要做三周?

這樣的想法出現的下一秒,他的身體就已經加大了力量,投入到翻騰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