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9章 選美爭寵遠玄丘

眾大臣看著殷受高舉的那條鞭,瞠目不已。

其中有人相信了,有人還心中生疑。

亞相簡登隆忍不住拱手道:“國君,臣可以看看這上帝之鞭麽?”

殷受笑道:“自無不可,拿去。”

馬上有寺人上前接過金鞭,捧到簡相面前。

簡登隆接鞭在手,仔細打量,只覺這鞭極沉,拿著尚覺吃力,若舞動起來,只怕只幾下就得耗盡臂力。

殷受一點不慌,心想:“寡人的宮廷寶物名冊中都沒有它的記載,你能查明它的來歷才見鬼了。”

殷受朗聲道:“此鞭質地沉重,剛正簡直,勃然奮勵,氣勢昂然。陳玄丘,你品行高潔,才華出眾,寡人甚是器重。

先王臨終,亦有遺言,讓寡人要重用陳卿,此鞭合當配你。你輔佐寡人,持此鞭,可上打昏君,下打奸佞!”

此言一出,簡相手中的金鞭砰地一聲就掉在了幾案上。

這金鞭是不是天帝所賜,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縱然是後知後覺,此時也終於明白國君磨刀霍霍,意欲何為了。

這位少年天子,銳氣十足啊。

大雍天子,集權最重者,自然是太祖殷無極。

隨著江山穩固,馬放南山,武備松馳,諸侯與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對其轄地歷經幾代後控制力漸漸強大,天子的權柄自然在逐步削弱。

這也是先王嘔心瀝血,歷一生而未完成廢奴之制的原因:牽絆太多,掣肘太多。

乾綱獨斷?不存在的。

如今,新王想重振王權了?

簡相心中這般想著,首相沐衍和太師談琰自然也想到了。

二人心中同時打了個突兒,他們倆是絕對的忠臣,不過對於天子攬權,也抱著反對的態度。

大權集於上,有利有弊,王上賢明,則大權集中,天下的運轉才更有效率。可若大權集於上而王上昏匱,那就是災難了。

可是,大權分散於下,大臣之間的內耗、掣肘也是不可避免的。

江山不是自已的,不是每一個大臣都會愛惜的、一旦流芳百世的誘惑不敵現實利益的誘惑,大臣們上下其手,從中漁利,便成了常態,一樣有弊。

世上沒有完美之道,站在不同立場上的人,看法就有不同的側重。他二人自然覺得自已公正無私,王上分權給他們,更有利於國家的治理。

王上一向優柔,這性格也正是先王最為擔心的事情,可如今王上為何如此果決。

是了,因為他!一定是因為他!

首相沐衍、太師談琰不約而同地看向那個被賜予金鞭的人。

‘上打君?’

一句客氣話罷了。就像人家對你說:“別見外啊,就當是在自已家裏。”你真做得到跟在家裏一樣麽?

可這‘下打臣’就大有商榷余地了。

誰是奸佞?誰來判斷?是不是只要與大王意見相左的,你就可以稱之為奸佞?

然而,首相沐衍和太師談琰都沒辦法站出來反對。

神明之言,無從判斷真假,難不成你要說天子在說謊?只能承認它是真的。

可天子說陳玄丘最有資格掌管它,這個倒是可以進言,說他資歷尚淺啊、威望不足啊,諸如此類的。

可問題是,你一個首輔、一個太師,站出來說這些,是什麽意思?

合著這條金鞭只有給你掌管才是天經地義的?

兩人都不想落一個搶權奪功的名聲,是以只能沉默。

這時候,就得其他大臣們出面了。

有些話,首相、太師不方便說的,就得讓他們來。

收小弟是幹嘛用的?這個時候不出面,你的腦袋是只負責喘氣兒的麽?

可是,眾大臣無人出面!他們的腦袋,現在確實只負責喘氣兒。

楊東彬前車之鑒呐!

那可是一位上大夫,眼瞅都要炮烙了。

眾大臣都在努力回想,自已有沒有做過不為國法所容的事情。如果做過,有沒有被人所知、有沒有證據把柄被人抓住。

殷受瞄了簡登隆一眼,道:“寡人有倒曳九牛之力,舉重若輕,倒是忘了簡相年紀大了,持不得這種重鞭,這鞭,沉得很呢。來人呐,把鞭賜與陳卿。”

寺人上前,從簡相面前的幾案上雙手抓起金鞭,便走向陳玄丘。

陳玄丘連忙起身,雙手接鞭,恭聲道:“謝國君賜鞭。國君器重之恩,臣銘記在心,必為我大雍鞠躬盡瘁,肝腦塗地。”

殷受把眼看來,結果正看見陳玄丘下首跪坐著一人,眼觀鼻、鼻觀心,正襟危坐,莊重無比。

殷受一奇,楊東彬不是被拖出去了麽,怎麽……

殷受定睛仔細一看,卻是上大夫江湛。

殷受便道:“江湛大夫?”

江湛一個激靈,連忙捧笏道:“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