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2/3頁)

任務一提及到的大皇子和麗妃,正是一對母子。

皇室除了太子居住東宮外,所有皇子在十五歲後都會出宮辟府,大皇子今年已經二十六,早已出宮在外,輕易不得回宮。

可任務一既然失敗,那說明大皇子與麗妃必然相見。

身為後妃想要見自家皇子,就需得皇子請旨,得了允許才可以進宮。大皇子得以進宮,必有緣由。

莫驚春手中無人也無錢,更別說人脈關系,想要去探查皇室的行蹤,無疑比登天還難。

可莫驚春不得不這麽做。

在接下來的幾日內,他大致摸清楚了產乳的頻率,只要不受刺激,擠一次可以撐一二日,但要是不慎磨蹭到,就會立刻流出來。他被迫在胸口圍上了厚厚的一層布料,雖然擠壓的時候可能會溢出少許,但是避免了摩擦的可能。

如此總算免去了在旁人面前再發生流液這麽羞恥的事情。

如是過了幾日,再到他輪值東宮的時候,莫驚春等了半個時辰,太子殿下並未現身,他心下松了口氣。他在東宮的教儀功課每七日才有一回,是所有夫子中最少的,且太子每每三回來一次,敷衍的姿態可見一斑。

今日這位難纏的主兒該是不會來了。

莫驚春反而高興,見得少,矛盾也就少了。

勸學殿內就莫驚春一人,他站在書桌前提筆寫了個“長”字,然後又畫了個圈。

昨日,陛下已經定了許尚德任蘇州刺史。

這與原本的有些偏離,卻大差不差,擔杭州刺史的是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

大皇子,麗妃,吏部尚書,許尚德,林禦史……

莫驚春微微閉眼。

林禦史面上是太子的人,他的嫡女嫁給了許尚德,林禦史清廉,可許尚德一路官途平坦,背後不可能無人相幫。他被調往杭州乃是六年前,從那時候開始顯跡的話,當年太子才剛剛十二。

許尚德是太子的人這個可能並不大。

麗妃的父親是許首輔,吏部尚書王振明與許首輔在朝政上多有爭執,面上看著宿怨已久。以至於很多人都忘記了他們其實在早年有半師之誼。王振明忽而推舉許尚德,許首輔多次訓斥不滿,一如他們往常的爭鋒。

可……還有子嗣!

莫驚春霍然睜開眼,眼眸溢著灼灼光華。

大皇子膝下有兩女一子,嫡子剛剛出生半月有余。

這個孩子,也是目前皇室孫輩裏頭第一個嫡子。此子剛出生,不到七日大皇子求見麗妃,再數日,王振明當朝推舉許尚德,而後是昨日塵埃落定。想必……大皇子膝下這個籌碼,已經讓有些人穩了心,動了念。

面上,林禦史是太子的人,舉薦的王尚書並不站隊,那許尚德的出身便是清白,甚至隱隱約約可劃入東宮陣營。

可私底下,許尚德投靠的人,或許是大皇子。

大皇子不擅長武藝,性情溫和,才思敏捷,又能禮賢下士,讓人折服。他的娘親麗妃是許首輔的女兒,家傳淵源,侍讀曾是莫家虎將莫廣生,膝下更有初生嫡子……比起性格陰晴不定、肆意放縱的東宮來說,大皇子對某些人而言,反是更好的人選。

莫驚春捏了捏眉心,他猜得出來,想必東宮,也應當清楚內情才是。

這或許才是精怪要莫驚春阻止大皇子與麗妃見面的緣故。

當朝永寧帝異常忌諱皇子結黨營私,許首輔的身份特殊,大皇子和許首輔私下甚少有來往。可身為宮妃的麗妃想要召見自家娘親等女眷,卻非難事。且相較於大皇子有些優柔寡斷的性格,其母麗妃,據傳乃是個果斷之人。

她在宮中多年受寵,也有當年曾為陛下擋箭的情誼。

這般女子……

為大皇子下定決心的人,或許便是麗妃。

【任務二:取得公冶啟的初步信任】

精怪的聲音忽而叮咚響起,讓莫驚春的動作僵在原地。

“夫子為何這般入神,就連孤進來,都半點不聞?”

東宮的聲音驟然響起,驚得莫驚春握在手裏的毛筆跌落桌案,正巧筆墨砸在那“長”上,塗抹得勻稱,卻也看得清楚分明。

莫驚春擡頭望,俊美的太子殿下就立在對面。

他忙欠身:“殿下,恕臣失儀。”

公冶啟:“何罪之有?方才孤讓他們噤聲罷了。”

“殿下……”

他正要說些什麽,卻見公冶啟俊美的面容上滿是淡淡的笑意,挑眉看向莫驚春。

“夫子今日可是換了哪種香料?卻是稍顯甜膩了。”

莫驚春如遭重擊,蜷在袖口的手掌緊握成拳,卻不敢流露出半分驚顫。

東宮這接連兩次碰面,說的話可當真不中聽。

然莫驚春眼下心中有鬼,也不敢說些什麽,只是惴惴不安地說道:“殿下,勿要妄言。”他輕而快地打斷了東宮的話,又著急提起了另一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