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掌政 或許真的是明智之選(第3/5頁)

“回稟太後,這些都是我等諸臣整理出的,陛下昏迷期間尚未來得及處理的要事。”

殿堂內,芮閣老向前一步,弓著腰,往前遞了本墨藍色的折子。

隨風微微揚動的薄紗被一只蒼老皺皮的手撥開幾分,折子被接了進去。

遞上折子後,芮閣老退到原來的位置,拱手道,“太後若有哪裏不明,可盡管問老臣。”

薄紗後,太後還在翻看著折子,一時之間,空蕩的殿堂內只余穿堂風聲和不時的翻頁聲,寂靜非常。

“哀家也不甚明白這朝堂上的事,往後,還要靠爾等提著哀家一二了。”

太後合上折子,淡然地說了句。

芮閣老朗聲道:“太後代理國政是眾望所歸,必能救我大齊於水火之中。我等必盡心輔政,萬死不辭。”

說罷,他跪了下來,朝著薄紗內的人叩了大禮。

他堅定高昂的聲音在殿內回蕩,震得檐牙上的鳥雀振翅遠飛,淡入那無際的青空消失不見。

再厚的墻,也擋不住流言風語。

宮腔內的消息不脛而走,落入尋常百姓茶余飯後的談資,已不是什麽稀奇事。

只是這一回,發生了這番撼動舉國的大事,不僅是尋常百姓,就連接頭橋底的那三兩叫花子,都忍不住嚼上兩嘴。

“你說宮裏頭那位,怎的還沒個動靜?”

常在市坊出沒的流子探頭探腦地張望兩眼,撓了撓正捧著半個饅頭打瞌睡的胡三,尖細的聲音很是刺耳,“你說,這大齊是不是快不行了,讓個女人當政可還行!”

叫花子時常沒個正事,除了乞討便是到處打探消息,然後在接頭時高談闊論一番,顯得自己也能指點江山似的。

“你懂什麽。”

半眯著朦朧睡眼的胡三撥開他的手,嘆了聲長氣,“宮裏頭那位啊,可是眾位朝臣三番四次極力懇請,才終於首肯執掌朝政的。”

胡三是位落榜的童生,因而話語措辭都不似流子的粗俗。

因著他曾是讀書人,流子也對他始終有三分敬重,常願聽他的高見。

流子又將他搖醒,追問道,“然後呢,怎麽執政後就沒個消息了?”

胡三見睡不了了,幹脆坐了起身,咬了口發黑的饅頭,隨口道,“沒消息即是好消息,沒消息即是萬事太平。”

流子茫然,“怎麽個意思?”

胡三無人可說,也總願意與流子分享他胸中見解,他說話時總是溫溫吞吞,頗為耐心,“你可還記得,我與你說過,那位病後的事?那會兒,軍中才出了亂子,而朝上眾臣又群龍無首,黨派紛爭不斷,又適逢各地賦稅新規剛落地,遞上的反饋折子無人敢應。一時之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可謂是步履維艱。”

流子連連點頭,“俺記得,雖然俺不大懂這些,但那會兒人人都說,這大齊怕是要大亂了。”

胡三瞟他一眼,笑了一聲,“那現在呢?”

即使流子再笨,聽了這話,再仔細思忖,也明白了個中意思,恍然大悟地驚呼了一聲。

二人細碎的對話落入橋頭某人耳中,那人派頭不凡,雖一頭白發,卻是滿身矜貴,長身而立,似在候著什麽人。

聽了那番言語,他眉眼間神色微動,思緒飄到很遠。

為另一位解說的那位說得雖不盡然準確,卻也離不了一二。

自從太後掌權執政,確實平復了不少明波暗湧,也確然將眼前不少棘手的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雖仍不是政通人和,但到底是穩了國運,讓他們這些本來還懸著一顆心的老臣松了口氣。

而且眼下看來,太後不僅是用行動令他們朝臣放心,更是漸漸籠絡了民心。

看來,當初請太後上位執政,或許真的是明智之選。

*

前朝的事並沒有商量完,太後還沒有歸宮,芮姜站在太後寢殿外,沉默著低下頭,過了片刻,輕輕地道了一句:“太後娘娘和諸位大人商量朝事,怕是一時半會完不了事,我們還是先回去吧。”

回到了自己的寢宮,芮姜坐在了窗邊的椅子上愣愣出神。

一旁的丫鬟端了一盞茶走過來,見狀低聲問:“小姐,您在想什麽呢?”

“我在想……”摩挲著茶盞壁沿,芮姜垂下眸子,“太後娘娘如今垂簾聽政究竟是福是禍。”

丫鬟不知其中深奧,還在笑:“太後娘娘垂簾聽政,對我們芮家來說自然算得上好事。”

好事?

真的是好事嗎?

芮姜緊了緊手,自從太後垂簾聽政後她心裏不知為何就一直有些惶惶不安,沉默地看著身前的花瓶,並沒有開口說話。

見芮姜臉色不好,丫鬟這才收斂了幾分笑意,不解地低聲道:“奴婢說錯了什麽嗎?”

“沒有。”芮姜回過神來,搖了搖頭,只是神色卻依舊有些蒼白無力。

寢殿內靜了下來,外面嘈雜的說話聲便顯得格外清晰,宮人吵吵鬧鬧的聲音隱隱約約傳來,其中還夾雜著有關戚家和謝家的字眼。